“疫情就在身旁发生,这个时候大家都全力抗疫,特别是医护人员,更要第一时间顶上去,我们就这样咬牙干了一个月。”从3月13日接到通知后,医疗队的每个队员就没下过“战场”,“请2号楼6位医务人员立刻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准备接246名隔离对象入住”,类似的信息,医疗队成员们已经记不清收到多少回了。3月13日刚结束值守班次隔离阶段的许燕瑜,在收到集结信息后,原本该轮休的她决定继续值守隔离点,因为任务很紧迫,白天接收人员,晚上当即就要完善信息、安排食宿、双采集口鼻核酸、妥善安抚宾客情绪等,第二天还要继续处理楼栋的工作……快速连夜转运、快速采集核酸、快速办理入住,“快”成了许燕瑜战“疫”的关键词,换来了隔离点的有序运作。连轴转成了医疗队队员们的常态,最困难的时候,医疗队的队员们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日常的采集核酸、办理入住、转送阳性病号等工作让医护人员连轴转。在此次疫情中,40多人的小团队肩上担负的是1500多名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每天面对的健康问题繁多,1500多人的体征动态都要一手掌握,“我们医疗队得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对症‘下药’。”隔离人员若出现慢性病、肚子疼等能就地解决都马上解决,遇到疑难杂症,该转诊就得启动预案,对于这一点,值班医生黄彩丽可谓见多识广。“医生,我一到晚上会胸闷气短,坐立不安,你能帮帮我吗!”这是被黄彩丽称为“隔离综合征”的现象。所有隔离人员在这种担忧下咨询医疗组的电话不断,这要求医疗人员要更耐心倾听,用心解答。“作为一名医生,在这里,最主要的还是要懂得安慰。”黄彩丽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接电话,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上百个电话,对于隔离人员来说,24小时医疗值班医生的每一次耐心解释,就是对他们的一次减压。
尽管备有常用药,但这三年里,医疗队遇到的疑难杂症也很多,“心肌阻塞、肾结石、尿毒症……”医疗队碰到的病例数都数不过来,对于医疗队来说,这个健康家园就是个“村”,而他们就是“村医”,村里人生病了,他们就得顾着。有一次晚上11点,有个隔离人员头晕头痛,当时测血压时已经飙到178/102mmHg,在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值班医师康海光马上联系市总医院发热门诊,并详细询问该隔离人员病史,填写好转诊单,拨打120为其转诊。在转诊后,不放心的康海光还拨打发热门诊当班医生电话询问病情,跟踪病人实时情况,当得知该宾客没有特殊病情可转回健康家园后,他依然没有去休息,等隔离人员重回健康家园,此时已是凌晨4点,那一天,他在办公室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康海光的连续“作战”只是医疗队的一个缩影。任务艰巨,人员紧缺,但他们选择咬牙坚持,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从3月13日起,健康家园隔离区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隔离区的工作人员累得都不想说话,累瘫在休息室里。“每个人都很苦,很累,也有过抱怨,但任务指令下达后,大家立马甩开胳膊干。”队员们表示,大家的任劳任怨,为的是能够早日打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