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12版:特展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人物篇

展出精品佳作92件套,大部分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佚名《四烈妇图》斗方册之五

蒋莲《达摩图》

佚名《货郎担》

张风《微吟图》

改琦《修竹仕女图》

苏仁山《竹林七贤图》

费丹旭《洛神赋图》

永瑢《临宋太祖蹴鞠图》

日前,“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人物篇”,亮相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共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精品佳作92件套,大部分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在中国绘画史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文人雅士,为世人留下了数不尽的丹青佳作。这其中,有一部分会因画成名,被后世人记住,但更多的画家或因时代背景、或因个人志趣等原因,画名不为世人所熟知,其画艺水准却不落同时期的名家。现如今,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很多文博收藏机构,也正在加大对这类作品的探索和挖掘的力度。

此次展览的主办方以“多挖掘一些不那么出名,但艺术水准不低的作品”为初衷,从馆藏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历代精品佳作。其中包括元代佚名《四烈妇图》,明代陈洪绶、张风,清代华嵒、黄慎、苏六朋、费丹旭、苏仁山、蒋莲、任熊、任薰、任颐等画家的人物画作品。

人物画描绘的主体是人,不仅是各种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还有带着各种故事的人。根据展品的题材和内容,此次展览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释道、仙佛”,第二部分“仕女、婴戏、田家”,第三部分“宫廷、教化、故实”,第四部分“贵族、文人、贤逸”。各部分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比如第一部分里的“洛神”题材,有的画家会画得更接近“仕女画”;而第四部分里有些文人高士的故事,可能隐含着道教升仙的含义;或者有的作品,画的是某个典故中的文人高士。

如展出的元代佚名《四烈妇图》册是一组时代烙印鲜明、绘画语言独特的“列女”题材作品,讲述了古代四位“烈妇”遵守封建礼教的故事。全册共七页,其中第三至第五页为《渐台避水》《李氏断臂》《刺虎救夫》及小楷书写的故事内容,一图一故事。“四烈妇”中应该还有“婕妤挡熊”,此作散失。三幅烈妇图选取三个故事典型的瞬间,戏剧性地重现故事中的生动的情节。

同时亮相展出的作品还有佚名《货郎担》、永瑢《临宋太祖蹴鞠图》、华嵒《桐荫论道图》、姜浤《秋林雅集图》、苏仁山《竹林七贤图》、蒋莲《达摩图》、费丹旭《洛神赋图》等。(记者 王国良 通讯员 李偲毓)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