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要求,加快推动我市企业有序复工,即日起,我市启用“i石狮”微信公众号“复工核酸信息登记”,为企业复工提供员工核酸检测结果自主申报的便捷途径。(详见4月11日《石狮日报》一版)
随着本轮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当前我市进入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面对“用人单位在复工前应满足全体员工及同住人需持有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记录”的“硬杠杠”,石狮有关部门反应快速,搭建线上直报平台,方便企业快速完成申报,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疫情期间,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一“多”,立足的是数据快速便捷的优势;这一“少”,凸显的是我市利用“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的理念。一方面,企业可组织本企业员工登录平台并填报健康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本企业的防疫工作快速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政府可根据企业员工填报的信息,第一时间全面掌握企业数据,分类有序高效把控复工复产进度。
事实上,在早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已充分借助福建、泉州、及石狮市的信息化平台,发挥大数据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为精准施策提供“智慧支撑”。换句话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经在病毒溯源、核酸检测、防控工作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在跑赢病毒、有力防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笔者注意到,在疫情发生之初,石狮第一时间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精准滚动摸排所有相关人员,寻找“隐性传染源”,并通过赋码分类管理,实现对确诊、封控区、管控区、初筛阳性、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进行相应赋码,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另一边,通信运营方等基于位置、行为数据推出了行程、区域、城市相关查询服务。既方便用户自查是否与疑似感染者有过交集,也为基层社区的精准化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在随后开展的多轮核酸检测期间,“采检登记”微信小程序的投用,方便市民提前进行个人信息预登记,提高核酸采样效率;“泉州核酸检测采样点人流量分布查询”小程序的引入,同样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方便群众根据采样点的实时人流量,错时错峰参加核酸采样,减少人员聚集。
为确保群众在配合静态管理的同时,生活必需品有供应,民生服务“不断档”,我市一些民生相关基础领域也实现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比如,关于保障民生物资,民生(生活)物资类运输车辆通行证采取线上申请、快速审批,人社、医保等部分高频民生服务也实现“零跑动”“指尖办”“秒审批”。又如,企业巧借智能化系统,对进出人员实名制管控,企业采取“云办公”、学校推行“云课堂”,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越发广泛。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全域防范、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新阶段,数字化技术无疑再度成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及时雨”。政府部门或可从顶层设计上多推出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信息化举措,通过搭建平台,方能让数字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依然跑出速度、力度和温度,跑出战果、成果和效果。
(小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