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6版:两岸文博 上一版 下一版  

台北故宫展出唐玄宗墨迹 《鹡鸰颂》等“人气国宝”

唐玄宗李隆基《鹡鸰颂》

北宋定窑白瓷划花牡丹纹碟

西周晚期鄂侯簋

《宋苏氏一门法书》册,宋苏轼书尺牍

清雍正珐琅彩五伦图碗

宋辽玉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正在举办“人气国宝展”,聚焦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艺术史上的名品,所展文物皆为备受喜爱的人气国宝,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清翠玉白菜、被认为是唐玄宗传世唯一墨迹的《鹡鸰颂》、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鄂侯簋、宋《苏氏一门书法册》等。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史称唐明皇,擅长隶书、行书。鹡鸰鸟因有“飞则鸣”“行且摇”的特性,成群飞行走动时会互相联系,故在《诗经》之《小雅·常棣》引申为兄弟友爱的象征。

对于这件稀世名品,既可从文章内容,也可从书法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开元九年(721)秋天,因臣子魏光乘献颂赞扬鹡鸰鸟聚集宫殿一事,故玄宗俯同作颂唱和并亲书此卷,以纪念兄弟情谊。唐玄宗借鹡鸰飞鸣时求其同类的本性,愿与自己的兄弟如同麟德殿翔集千数的鹡鸰鸟一样共患难。

《鹡鸰颂》卷,纸本,由四纸接成,共44行、331字,每行字数不等,幅末有草书“勒”字及玄宗御押。拖尾为纸本,有蔡京、蔡卞及王文治三跋。

《鹡鸰颂》为唐玄宗仅存的书迹,于北宋末宣和时期(1119—1125)装池成内府收藏的横卷样式,名为“宣和装”。此种形制的显著特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在画心四周钤盖“御书”(葫芦印)、“双龙”(方印)、“双龙”(圆印)、“宣龢”(连珠印)、“政和”“宣和”“政龢”(连珠印),合称为“宣和七玺”。拖尾部分,并另钤“内府图书之印”。在画心前方,还会附上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以“瘦金书”亲写的签题。本件中,未见徽宗签题及双龙圆印,宣龢、御书印亦仅存半,应是后代重装时遭到裁切,但亦有学者因此质疑该件是否为唐玄宗的真迹。

(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