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5版:精品赏析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戴虎头帽的唐三彩武士俑

■陕西西安 马小江

虎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象征符号,具有重要的社会关系意义与民俗文化意义,尤其在民间极为普及。因此,以虎塑造为型的服饰层出不穷,如虎头帽、虎头鞋、虎衣等,而这也迎合了民间儿童服饰的主要日常穿着的需要。

收藏于西安博物院的这尊头戴虎头帽的唐代三彩武士俑(见图),一手叉腰,一手握拳,凸目闭口,身着甲衣,足蹬长靴,身体挺拔,各部位凹凸分明,再现了唐代武士威武雄健的精神气貌。外表饰以绿、褐、白三种釉彩,色泽鲜亮,采用写实手法,虎头帽的飘带交叉,下方是虎爪造型,想象力丰富,惟妙惟肖。人物面部刻画准确、生动,突出了人物的内在心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古代,虎头帽更多承载的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希望,希望他们在成长道路中能消除邪魔,像虎一样强大,并健康茁壮成长。虎头帽正是这类民间儿童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无论是其形制、文化内容还是工艺结构,都具有中国传统服饰特色的影子。虎头帽上的图案看上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表现出了人民群众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说起虎头帽,那一定是伴随儿童成长的可爱之物。

因为中国自古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索取大自然物质中经历千辛万难,各种求助威震灾难的象征物和神力的形式层出不穷,虎作为一种积极的象征意义,被人们认作庇护神,可以阻挡一切灾难,虎图腾在众多镇邪的崇拜中传承至今。人们把这种崇拜作为一种信仰逐渐渗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发展出虎头帽等独特的手工艺服饰。

有人认为,中国虎头帽可能起源于古希腊的“狮头帽”。据说“狮头帽”由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制作,当时作为战盔。后来因为亚历山大大帝特别崇拜赫拉克勒斯,专门模仿了赫拉克勒斯头戴狮头帽的样子。而亚历山大征服的主要地区,是亚洲的波斯帝国,其地域涵盖土耳其、中东直到与中国交界的帕米尔高原西邻地域,也就是后来佛教传到东亚的主要发源地。所以,赫拉克勒斯的“狮头帽”,首先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得到运用。

随着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特别是公元四世纪后,北方信奉佛教的胡族政权确立,这些头戴狮子战盔、源自古希腊的护法神,以金刚和天王等形式,成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的常客。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通过各种接触渠道,隋朝时期的中国武士,也开始仿效对方的形象。不过,中国武士在仿效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将“狮头”改为“虎头”。隋朝时期,戴虎头盔、着明光铠的武士俑形式在墓葬中保留下来,证明戴虎头盔的武士形象开始出现在世俗文化中。

唐朝时期的虎头帽武士俑在西安、洛阳等地多有出土。唐太宗爱将尉迟敬德墓出土了彩绘虎头帽武士俑、虎头帽将军俑,由此或可推测唐代时虎头帽已经从天王形象和世俗文化完全结合,武士虎头帽至此已经发展到极盛。到了宋代至明清时期,武士虎头帽走向消亡。

在象征寓意上,虎之勇猛强悍和震慑力,首先体现在武士身上。戴上威武的虎头帽,喻示武士可以远离邪魔病毒,克敌制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