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12版:特展 上一版   

195件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闪耀“盛世芳华”

萨珊王朝沙不尔一世银币, 杜维善捐赠

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王南屏、房淑嫣捐赠

西周成王时期的小臣单觯 李荫轩、邱辉捐赠

明万历景德镇窑黄地三彩双龙纹鼓凳 仇炎之捐赠

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翁万戈捐赠

清张希黄留青楼阁山水竹笔筒 陈器成捐赠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 如意花卉纹薰炉 倪汉克捐赠

吴王夫差盉,何鸿章捐赠

清周文枢款犀角雕赤壁图杯 仇大雄捐赠

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庄氏家族捐赠

宋“御府图书”章,方去疾捐赠

商鞅戟 徐士浩捐赠

本报讯 日前,“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亮相该馆二楼第二展厅。此次展览汇集了195件组受赠文物,主要聚焦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受赠的重要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11件。

上海博物馆的七十年,与无数捐赠人的义举与厚爱不可相分,平均每4件馆藏珍品,就有1件来自捐赠。多年来,上海博物馆坚持通过举办展览的方式,与世人共享受赠的瑰宝,并以此表彰和纪念捐赠者。据悉,除常设展外,此次“盛世芳华”为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举办的第33个受赠文物展,展品涵盖书画、青铜、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钱币等各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1件,包括北宋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战国商鞅戟、西周成王时期的小臣单觯以及明代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等。

如展出的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为王南屏、房淑嫣于1985年捐赠,摘录《楞严经》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一节,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无缭乱之感。其用笔似不经意,却有闲和萧散之韵。卷后自署“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经卷文字。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等人题跋。曾经元陈惟寅、明项元汴、清安岐、曹溶等人收藏。

再如吴王夫差盉为何鸿章于1996年捐赠,肩部有铭文十二字,内容为:“吳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即吴王夫差用青铜为一女子铸器。夫差在位仅二十三年,目前所见存世遗物多为兵器(剑、矛)和鉴等,以往此盉未见流传,弥足珍贵。盉的盖面与器腹纹饰满布不分首尾极其细密小龙交缠构成的蟠螭纹,与镂空的提梁相互辉映,形成了华丽缜密的视觉效果。盉的镂空提梁采用失蜡法浇铸而成,盖及器上纹饰运用当时流行的印模技术,体现了当时南方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的铸铜工艺。

同时展出的还有庄氏家族捐明代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倪汉克捐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薰炉、杜维善捐萨珊王朝沙不尔一世银币、仇炎之捐明万历景德镇窑黄地三彩双龙纹鼓凳、陈器成捐张希黄留青楼阁山水竹笔筒等。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4日,由于受疫情影响,上海博物馆目前处于临时闭馆状态,观众可以通过上博官网等官方平台欣赏展览。(记者 王国良)

本版图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