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3版:时事·网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你有想过“远离手机”吗?

手机已经成为当下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人们通过手机聊天、学习、购物,也可以玩游戏、看电视、刷短视频等。尽管手机能带给人们很多生活中的方便和快乐,但有时过于沉迷手机,也会造成很多麻烦事,带给生活许多不利因素。

现象:沉迷手机闹“囧事”

不久前,市民黄女士因为一时玩手机马虎大意,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今年疫情居家抗疫,黄女士2岁的小女儿闹着要游泳。“孩子刚六七个月时,我们就带她去母婴馆游泳,到现在已成习惯。”拗不过女儿,黄女士于是就地取材,将家里的浴缸灌了一半多的水,大概刚好可以让孩子浮起来的高度,并且放了一个小游泳圈套在孩子身上。“看孩子在浴缸里玩得很开心,于是我就坐在旁边习惯性地玩了会手机小游戏。”黄女士说,就是因为玩得太入迷,以至于女儿滑倒了,游泳圈翻转,孩子头朝下呛了几口水。后来还发烧,到医院看了两次才治好。有了那次经历之后,黄女士把手机游戏卸载了,并且决定带孩子时坚决远离手机。

市民施先生也有一段类似的经历。4月30日傍晚,他带着4岁的儿子准备穿过斑马线。由于等红灯有一分多钟,于是他顺手拿出手机,刷了两个短视频消遣。大概过了不到一分钟,施先生抬头一看,虽然还是红灯,但是儿子已经悄无声息地溜进斑马线两三米了。“幸亏当时没车,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现在想想都还有些后怕!”

在宝盖科技园一家企业上班的小邱,“五一”期间组织十几个外地同事,一起到我市沿海景区旅游。“不论在车上观光,还是休息聚餐时,大家都是抱着手机玩。”小邱说,一起旅游本来是放松心情的好机会,但是一直玩手机确实会影响氛围。

调查:近五成网友想“远离手机”

事实上,除了上述几个事例,网上关于手机带来的麻烦事也不少。比如很多网友喜欢睡前刷会手机,结果困意全无,越刷越精神,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严重影响到健康和工作;还有网友会因为手机没电,而产生紧张感,浑身不舒服。

不久前,一则#近五成网民希望远离手机#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有七成受访者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热议:怎样戒掉手机“瘾”

由于现在的手机,基本绑定了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方方面面信息,要完全“远离手机”并不现实,关键是要戒掉手机“瘾”,把更多时间交还给生活。

结合网友们的建议,记者通过网购平台搜索“戒手机”“手机 自律”两个关键词,发现有很多种帮助戒手机瘾的产品。有几款产品的月销量达到500+。这种跟手机壳类似的神器,只需打开盒子,把手机放进去,关闭盒子,设定时间,直到倒计时结束手机才能取出来。有买家评论说:“手机可以很好地放入,到手以后就可以直接开始自律模式,希望能够摆脱手机的依赖,回归生活!”另一位买家留言中说:“原来自律也可以这么简单,管住手机,工作效率倍增,精神多了。”

相比于购买这类辅助性神器,也有网友认为,手机上瘾很多都是由于长时间形成的不良习惯,猛然减少手机使用可能比较难。不妨把“防沉迷”作为手机出厂标准,不管手机用户是成人还是孩子或老年人,都应该为他们提供“防沉迷”保护。(王国良 郭雅霞)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