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素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东方白鹳,十分珍稀,属于大型涉禽,鹳科,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东南部,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东方白鹳特征明显,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显黑色,腿脚是鲜红色,具有涉禽明显“三长”特征,即嘴长、脖子长、脚长。它们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该物种被列入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
白额雁(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水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黑脸琵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小天鹅(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白鹤(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20年11月17日,记者在福建石狮湿地公园拍摄到了白鹤,“白鹤不入闽”的历史成为过去。气质出众、自带仙气的白鹤被誉为鸟类“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只,是濒危灭绝的鸟类之一,属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鹤到时节,霜信满南州。”每年夏天,白鹤在西伯利亚繁殖,秋季到吉林、内蒙、河北等地中转,随后98%的白鹤会到江西鄱阳湖越冬,春暖后再北上,此前在福建从未被记录到。
彩鹮(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彩鹮在中国数量稀少,因为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彩鹮一度被认为已在中国绝迹,直到2009年才在中国境内重现其踪迹。根据今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彩鹮由原来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升格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栗喉蜂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栗喉蜂虎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鸟”之一,体形略大,体态优雅,过眼纹呈黑色,头及背部是绿色,嘴、脚黑色,腰、尾蓝色,腹部浅绿,飞行时下翼羽橙黄色。主要繁殖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我国海南、广东和福建部分沿海等地区有分布,主要以蜂类、蜻蜓、蝴蝶等昆虫为食,专门捕捉飞行中的昆虫,被称为“蜂虎”。在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栗喉蜂虎提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前有白鹤两度造访,改写了“白鹤不入闽”的观测历史;后有彩鹮美丽邂逅,福建再现彩鹮踪迹。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相继来访石狮,石狮已经成为众多鸟类到访的“热门城市”,而近日,有“中国最美小鸟”之称的栗喉蜂虎在石狮峡谷旅游路一带筑巢“安家”。此外,据观测数据,石狮湿地公园记录到的鸟类超100种,黑脸琵鹭、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的到来,令石狮“鸟类朋友圈”不断壮大,来了就是“石狮崽”,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精灵”在石狮的英姿吧。
本版文字:邱育钦 本版摄影:茅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