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12版:特展 上一版   

烟雨楼台——西营村考古纪实展

亮相六朝博物馆,共展出200余件出土文物

南朝佛像(残件)

南朝陶佛身

南朝陶菩萨头

南朝陶佛头

宋吉州窑玉壶春瓶

南朝玉人

南朝莲花瓦当

南朝鎏金铜佛足

明代琉璃龙纹滴水

南朝煤精石卧兽

南朝金宝瓶

南朝方形发愿文滑石器

本报讯 近日,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六朝博物馆承办的“烟雨楼台——西营村考古纪实展”在六朝博物馆开展,共展出出土文物200余件(套)。

西营村遗址发掘地块地处南京城西南岗地,在唐宋长江东岸西移之前濒临长江。此次展览通过四个单元,展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2019年8月至今,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营村遗址发现的5处南朝佛寺建筑基址、9座南唐窑址和大面积的窑业作坊遗存、且18个宋代灰坑,以及大量明代琉璃窑遗物。

南朝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上至帝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当时,都城建康名寺森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首《江南春》诗句勾勒出南朝佛教的兴盛模样,给予后人无限遐想。此次发现的南朝佛寺建筑基址位于地块东北侧,其上层为宋代灰坑遗存及南唐窑业遗存,其东侧还发掘出明代琉璃窑遗址。该遗址是南京乃至我国南方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好、布局最为完整的佛寺遗址,填补了南朝佛寺考古的空白。

南唐窑业遗存是直接覆压在南朝佛寺建筑基址主体部分之上的文化堆积。这是南京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烧制砖、瓦的南唐官窑场,对研究当时官窑形制、生产工艺与技术、窑业规划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西营村南唐窑址废弃之后,宋代继续有人在此生活,留下了大量的灰坑遗存。经考古发掘清理出18个宋代灰坑,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径长1—3米,深不足1米,出土了陶盆、瓷碗、瓷盆、瓷盏、铜钱等生活用具,展现了宋人的生活状态。明代琉璃窑遗址位于南朝佛寺遗址东侧,其发现对于研究明代琉璃官窑制度和制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品中,筒瓦、玻璃片、玛瑙珠、铜钱……或残缺或完整,或朴素或精致,200余件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真实还原出彼时的烟火气息。观众可以通过展厅里的现场展览,以及数字虚拟展厅在线云展览,了解古都南京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记者 王国良 通讯员 张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