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观测: 栗喉蜂虎超过百只
5月18日上午,记者再次探访石狮峡谷旅游路栗喉蜂虎栖息地,相比5月初的雨日走访,晴朗的天气让栗喉蜂虎活跃了许多。这群精灵在半空中惬意飞舞、羽翼色彩艳丽,飞行姿态优美,发出一阵阵如口哨般清亮的鸟叫声。
峡谷旅游路东南段护坡外侧的那道长约200米、高约10米的土质岩壁,岩下有水泊、岩顶有植被,成为这群栗喉蜂虎理想的筑巢地。相比前次走访,岩壁上鸟穴似乎更多了,粗略计算达400个之多。据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4月至6月是栗喉蜂虎的繁殖期,它们在这里筑巢产卵育雏,即将培育出下一代栗喉蜂虎。
“狡兔三窟!栗喉蜂虎亦如此。”吴会长解释说,平均每3个鸟穴中只有1个是栗喉蜂虎真正的“家”,其余空置着的鸟穴是其为迷惑天敌所筑,往往也挖得不深。结合现场鸟穴数量及后续观测,在峡谷旅游路安家的栗喉蜂虎超过100只。
这一数量十分可观。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省内栗喉蜂虎主要繁殖地为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的骑马山,去年在保护区筑巢繁殖的栗喉蜂虎约200只;在省外的海口市五源河蜂虎栖息地,今年监测到有76只栗喉蜂虎栖息。出现在石狮峡谷旅游路的栗喉蜂虎超过百只,是近3年来泉州出现数量最多的一次。
部门关注:
期待更多主动作为
当“中国最美小鸟”与石狮峡谷旅游路“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一边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边是福建省“绿色公路”示范工程、泉州“特色旅游风景道”,两者叠加是生态石狮最真实的写照,更是千金难买、万金不换的生态禀赋。
据了解,栗喉蜂虎在石狮“安家”的消息,引起市自然资源局、永宁镇政府及市检察院的重视。因现阶段是栗喉蜂虎繁殖期,不宜太多人为因素惊扰,永宁镇综合执法队于近日前往上述地域,对现场的摄影人士进行劝导并拆除离岩壁过近的观鸟棚;市自然资源局也要求辖区镇村护林员加强对该地区的巡查;上周,市检察院就峡谷旅游路栗喉蜂虎保护事宜,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此外,记者昨日现场走访时发现,市城市管理局派出人员对栗喉蜂虎栖息地附近地域建筑垃圾进行清理。
栗喉蜂虎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夏季在中国华南地区繁殖,冬季到东南亚越冬,在中国为夏候鸟。如何让峡谷旅游路成为栗喉蜂虎固定繁殖地、与石狮“常来常往”?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期待相关部门形成合力。
吴会长提醒,眼下正是栗喉蜂虎的繁殖期,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即使是拍照也不宜离得太近,因此需要加强对栖息地的现场管理。而从长远来看,吴会长建议,应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例如设立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通过小规模的生境营造,给予栗喉蜂虎更好的栖息环境,让栗喉蜂虎成为石狮的“常客”,并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使之成为石狮乃至泉州的一张“生态名片”。
他山之石:
生境营造引来更多蜂虎
栗喉蜂虎在石狮首次“安家”,如何保护并发展,期待部门主动作为,更需要科学作为。记者查询网上相关新闻报道,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蜂虎栖息地生境营造的做法可资借鉴,整理如下——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栗喉蜂虎和蓝喉蜂虎的集中栖息地。自2018年5月在五源河下游发现26只蜂虎后,海口市多部门共同合作,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小规模生境营造:修整出可供蜂虎筑巢的沙土坡面,开挖水沟营造人工湿地。为方便人们观赏蜂虎的同时降低人类活动对蜂虎繁殖的影响,还搭建了观鸟棚。生境营造的成效立竿见影,这里很快就吸引了更多的蜂虎前来繁殖,2019年及2020年这里分别监测到蜂虎56只和58只。
2021年3月,海口市对五源河蜂虎栖息地开展了新一轮生境营造:修整出可供蜂虎筑巢的坡面达2025平方米,扩大挖深后的水塘面积达3000平方米。蜂虎栖息地规模较2018年扩大了一倍。2022年5月,五源河蜂虎栖息地监测到蜂虎数量76只,相比2018年的26只,蜂虎数量增长了约两倍。通过开展栖息地保护及生境营造,五源河已成为海口市蜂虎数量最多的集群繁殖点。
从2019年起,海口连续举办了3届蜂虎摄影大赛,吸引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中国馆线上展正式开通。在海南展馆中,海口五源河栗喉蜂虎与海南长臂猿、红树林等“明星物种”一起登上COP15的大舞台,向世界展示了海口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记者 林恩炳 茅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