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泉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统计数据,第六期福建省“纾困贷”日前已投放完毕,其中泉州市仅20余天即投放54.64亿元,占全省比例达54.64%。
第六期“纾困贷”系统上线不久,泉州市即出台《做好省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贷款投放有关工作的意见》《推广纾困贷款批量担保业务模式若干意见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建立“日收集、日反馈、日监测、周通报”机制,加强督促推动。首次将“纾困贷”担保代偿上限由5%上调至10%,并将“纾困贷”担保费率由1%降至0.5%以下,降幅居全省前列,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办理“纾困贷”担保242笔,涉及金额8.03亿元。
县(市、区)两级金融部门全力当好“宣传员”。一条热线、若干个微信群、专人对接、“超长待机”,认真做好“纾困贷”各个环节政策解读工作。加强“纾困贷”政策信息发布、推广,积极通过889政风行风热线、电视台、报纸、门户网站、微信群等渠道第一时间做好政策解读推介,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努力打通政策宣传落实“最后一公里”,提高政策知晓率和透明度,全力以赴抢规模、争资源。
同时,完善周通报和提醒督导机制,要求投放较慢的县级金融办、参与银行、担保机构每周形成整改报告,促进县级金融局(办)、参与银行、担保机构三线联动,同向发力,第六期“纾困贷”首次实现县域、参与银行、担保机构全覆盖。石狮市成立金融服务专班,开通金融服务专线,组织银行专门团队负责对接,建立纾困企业回访制度,精准发送14万条手机短信。晋江市推广五项融资担保模式,助力小微企业以无抵质押的方式获得纾困贷款。惠安县采取“先投后奖、以奖代补”等方式,按照梯度分别给予纾困贷款投放金额奖励。晋江农商行与晋江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达成合作,实现“3小时对接、当天受理、隔天出方案”。工商银行泉州分行设立纾困贷款审批绿色通道、限时审批机制,50万元绩效工资用于纾困贷款专项激励,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大力发展纾困贷线上融资创新产品,提升审批效率。
(记者 杨朝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