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
经过系列培训、考核与综合评定,5月21日,福建省晋江市博物馆授聘11名“小小志愿者讲解员”,这是该馆开展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这项活动的开展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也能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爱上文物藏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为此举点赞。
晋江市博物馆研究员左子娟说,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晋江市博物馆把“小小志愿者讲解员”看成是青春的力量、博物馆未来的力量,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艺和特长,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授聘仪式当天正好是小满日,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写有《五绝·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小满喻示着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他们希望11名“小小志愿者讲解员”能够快快成长。
这次有20名少年儿童经过历史知识、讲解技巧、语言仪态、实操练习等系列培训获得结业,经过晋江市博物馆考核和综合评定,其中11名同学被授聘为“晋江市博物馆小小志愿者讲解员”。近年来,该馆十分重视文物讲解和宣传教育,每年都组织小小讲解员招募,通过培训、考核和评定,对“小小志愿者讲解员”进行授聘,这些“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就像一颗颗星星闪闪发光,他们上岗后把学到的知识通过解说传递给观众、传递给家人,起到很好的社会教育效果。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与文化力量的结晶,是链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文博机构组织小小讲解员招募,发挥“小小志愿者讲解员”的作用,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看看这所“大学校”是怎样把历史智慧告诉给大众,是怎样带给我们信心和力量。这是很有意义的。
对少年儿童来说,这是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此举不但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些讲解技巧、待人接物的礼仪,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且可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加深对当地人文历史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支撑。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弘扬者、传承者,但愿有更多文博机构能发挥少年儿童的作用,有更多“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出现在我们身边。(尼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