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 卢伯雄
今年元宵节上午,3位穿着时尚的2男1女来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鉴定银元,笔者接待了这三位中年人。办完手续后,笔者让他们把实物拿出来,那位女土便从一只小型硬质肩链皮包内掏出一个灰色绒布包。这时旁边两位男士中的一位说:“我们是兄妹三人,年前老爸逝世后,我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在床头柜中找到了4块清代光绪年间的老银币。上网一查价格,我们吓了一大跳,其中那两块大一点的‘壹两’和‘七钱二’,有记录的价格分别为1700万元和900万元,那两块小一点的却查不到价格。后来又从网上搜了几家鉴定评估的公司,咨询回复的意见和口吻基本相同“加微信……发图片……是真正的老银币,属于稀罕的品种,价值均在2000万元以上……我们公司有隶属拍卖服务一条龙的实体单位,并且有一大批国内外的公私博物馆和知名的大收藏家收购……像这样稀罕的银币品种,拍出去是可以肯定的……请持实物和身份证到公司来办理委托的相关手续。”“我们兄妹一商量,觉得这件事有点太突然,值几千万元的宝贝(银币),像我们这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有这么一笔可观的财产,无论是爷爷留传还是父亲自购,父母健在时我们兄妹三人未听说过。网上那些公司的承诺也不可相信,我们今天专程来,是想依靠正规鉴定机构,给这4块银币验明真假和评估一个真实的价值。”
笔者接过绒布包,内有4枚银币,分别是“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重壹两”(图1)、“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七钱二”(图2)、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伍钱”(图3)、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重半两”(图4),这4种不同纪重的“广东省造光绪双龙寿字银币”,真谓是“光绪双龙寿字银币”家庭聚会,闻所未闻。
粗观这4枚不同纪重的“广东光绪双龙寿字银币”,属于一眼假的现代工艺品,虽然是不同厂家铸造的,但有两个共性大同小异,一是材质非银,而是白铜;二是包浆不对,属于人为。最后的鉴定结论:4枚不同纪重的“广东光绪双龙寿字银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重壹两”为仿造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库平币七钱二”“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伍钱”和“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重半两”为臆造品;4枚不同纪重的“广东省造光绪双龙寿字银币”,按铜质工艺品评估,市值分别为5元、10元、10元和5元。
“广东省造双龙寿字银币”是中国机制银币的大名誉品,是“中国银币二十大珍”之一,其设计之精美、铸制之精湛、文化底蕴之深厚,在中国机制银币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真广东省造双龙寿字银币库平重壹两,直径40.5毫米,重37.3克。正面上方“广东省造”四个大字,中间“光绪元宝”,下方为“库平重壹两”五字,左右两侧各铸一蝙蝠图案。背面两侧,两条向上升腾的大龙栩栩如生,龙鳞立体感极强,下方有祥云纹饰,珠圈的正中央有一个篆书变体的“寿”字。银币正面两侧的蝙蝠寓意吉祥,因为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的“福”字读音相同,把蝙蝠图案铸在币面上,系取“蝠”“福”两字谐音。正面的“福”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便构成“福寿双全”之意。
华光普在所编著的《中国银币目录》中,提到清朝人士王伍生留下一个宝贵的记录,记录写道:康义总督下令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制造钱币三万枚,预计将钱币作为赠礼运送至北京,但结果并未运送,三万枚钱币几乎全部被融化,仅留下少量十余枚作为样品封存。现在国内有一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库平重壹两”,可以看到其真面貌,为上博钱币馆藏品,由著名收藏家施嘉干捐赠,作为“中国银币二十大珍”之一,我们在上海博物馆可以看到它设计之精美、铸制之精湛(图5)。
据万思成(霸泉)于2018年1月撰写的专文,目前全世界钱币界公认开门又有记载的“广东省造光绪双龙寿字壹两银币”总共只有8枚:
1.施嘉干收藏阳版一枚,著录于《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98年由其夫人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并著录于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施嘉干先生旧藏中外钱币》。
2.李伟先收藏阴版一枚,《钱币大师马定祥》书中著录的应该是此枚,亦于1949年后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枚,李晓萍《中国近代金银币图典》有著录。
4.马定祥藏有铅质阳版一枚,原为耿爱德所藏,马定祥与耿爱德交换藏品时获此孤品,后传于其子马传德。
5.据传德国罗斯才尔德家族收藏2枚(目前未见图录刊载,因只是传说,所以这两枚忽略不计)。
6.耿爱德的旧藏中有阳版、阴版(注:根据币面蝙蝠图案的略异,可分为两个版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蝙蝠翅膀上线纹的雕刻,一种是蝙蝠的双翼铸阴文线条,纹线稠密,称为“阴版”,另一种是蝙蝠双翼铸成凸起阳文线条,线纹稀疏,称为“阳版”)各一枚。
7.耿爱德的一枚阴版,在1971年9月被古德曼以2100美元买走,古德曼那枚又于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华丽山庄世界钱币拍卖会露面,当时由中国台湾著名藏家刘改造以41800美元购得,后将此币转让陈吉茂,陈吉茂再将此币转让台湾当地实力藏家林宪章,目前此币仍在台湾。
8.早年在中国民间藏家手中发现一枚广东双龙寿字壹两,这是迄今为止民间唯一发现的一枚,后被台湾藏家张民泉买走,此币于2008年出现在嘉德拍卖会上,因起拍价过高而流拍,目前此币仍在台湾张民泉处。
9.台湾钱币收藏家张秀清曾收藏一枚,收藏于台湾鸿禧美术馆,并著录于《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此币是伊莱·瓦利特旧藏,几年前张秀清前辈将此币转让于陈吉茂,陈吉茂后又将此币转让给笔者的好友周大为,这也成为轰动钱币界的一件盛事,后周大为将此币送评PCGS,获评SP64的高分,2014年据说周大为又将此币以1200万元转让给义乌90后收藏家张懿,2015年张懿又将此币以1700万元高价转让给另一神秘藏家。目前此币仍在国内,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枚在市面流通的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壹两银币。
综合目前有关文献,广东省造光绪双龙寿字壹两银币在钱币收藏界是众所周知的罕见珍品,收藏价值极大,2017年圈内认可的市场价值已过千万元。时下在民间各种材质的仿制品、伪造品多如牛毛,更有颠覆传统和历史的“库平七钱二分”“半两”“伍钱”等形式的臆造品出现。我们从老一辈钱币大师确凿的记录来看,当年根本就未铸造过这三种重量的广东省造光绪双龙寿字币。
广东省造光绪双龙寿字币,从清末开始就有不同版本不同材质的假货,在市场上既有老假又有新假,什么低仿品、高仿品、臆造品应有尽有,特别是高仿做旧的真银假币和老银精铸,在市场上更有杀伤力,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因为史料上有存世10余枚的铁定记载。而且已面世的10枚都有主,其中8枚属流传有序。当然也不排除哪天你真有大海捞针的运气,被你碰到手的是“仅留下少量十余枚作为样品封存”之“余”字中的某1枚,如果真是这样就不是千万元以上的价值问题,而是一件会轰动世界收藏界的盛事。当然前提是要得到国内外钱币收藏界的认可,否则仍是一块不闪光的东西。要得到国内外钱币收藏界的认可,可直接把它送到中国三家拍卖钱币有名气的“诚轩拍卖公司”“保利拍卖公司”“嘉德拍卖公司”,因为他们都有专业的资深鉴定师,只要其中任何一家拍卖公司收了你的银币并刊载在拍卖图录上,你得到的可能会是名利双收。因为只有正规的拍卖公司在钱币成交之前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这样也就没有前期望而生畏之鉴定等方面的费用付出。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壹两”曾是多少人的梦想,从清末到民国,它一直都是中国钱币界最受瞩目的顶级大珍,有无数大藏家倾尽所有想将其占有,早在民国时期就连国外的钱币藏家也纷至沓来不惜重金将其纳为己有,这种以“物以稀为贵”的冠名,既充分又真正地体现了它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120多年过去,可以说每一枚“广东双龙”的出处和去向在钱币界都是有据可查的。收藏者有梦想是好事,但切莫听忽悠花高价买一枚“广东双龙”(高仿),还自认为“捡漏”,把它当成可一夜暴富的宝贝,到头来反而会损人害己甚至涉嫌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