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凤里街道新华社区充分调动“五老”的热情,针对辖区离退休干部多、师资雄厚、青少年群体大的特点,创造性地推出“家+关怀”社区特色党建工作,积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地为青少年引路、助下一代出彩。
今年来,新华社区进一步凝聚“五老”力量,搭建关爱连心桥。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能做什么”这一主题,社区党支部进行深入调研。“我们发现,社区离退休干部多、教师多,并且不少人均有意愿加入社区关工委团队。”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对此,社区党支部不断壮大关工委队伍,让更多有爱心、有经验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开展“六失”青少年关爱、帮扶行动,并参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
“我们将适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年人才吸纳聚集到‘五老’志愿队伍中,凝聚了一批能说会讲、能写会说的老年人才,让老年人为我所用、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所用。”该社区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同时,社区关工委以家长学校、道德讲堂等为主要阵地,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辅以日常关爱志愿服务、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形式,联合辖区实验中学“未成年人保护联盟”,打造“家+关怀”文明实践服务平台,致力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如何更好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我们通过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关爱活动等深入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该社区党支部有关负责人说。在推进红色教育上,新华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红色之旅,到晋江围头参观战地公园、安业民烈士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社区党支部还联合各相关单位,利用知识竞猜、讲座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组织关爱上,社区经常性开展结对帮扶行动,给予三位“六失”儿童关心关爱。其中一位儿童学习有困难,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社区还指派专人为其辅导功课,让这名孩子顺利完成小学学业,并为这名孩子的家庭申请专项补助,帮助她的父亲找到合适的
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关工委对该社区关工委进行测评时,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给予肯定。据悉,在关心下一代的路上,新华社区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的优势,链接学校、社区、社会等多方面资源,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使辖区青少年能够在“小家”中得到支持,在“大家”中茁壮成长。(记者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