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 李进兴
康熙通宝,是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期间(1662—1722)所铸造发行的一套方孔铜币。面文“康熙通宝”四字楷书,字体刚劲有力,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中间有方孔,背面左右用满文写有钱局的名称。其为圆形方孔的铜币,形状外法天,内法地,取义精宏。观其图,造型圆润端庄,字迹清晰深峻,包浆浑厚温润。整体铸制规整,钱型厚重,文字美观大方,币面书法笔力挺拔秀美,工笔雕刻细腻,锈色自然流畅,古朴大气,是康熙年间钱币铸造的精品,彰显出独树一帜的气貌,极具历史收藏价值与市场价值。
康熙通宝,按背文可分两大类:一、仿“顺治四式”满文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为户、工两部造(图1、2)。另有罗汉钱(图3),是一种康熙通宝的俗称,相传是年羹尧熔黄金罗汉所铸,色泽呈金黄色,康熙的熙字较通俗写法少一竖,背文为满文“宝泉”二字。二、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背穿左为满文局名、穿右为汉文局名,计22个铸局。为了便于记忆,将满汉文纪地的局名编在一起,形成一首押韵、顺口的康熙钱“背文诗”,诗云: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图4)。这首诗将“康熙通宝”钱背满汉文的二十局都囊括其中。所以有人将康熙的这套钱称为“诗文二十品”,传世还有“诗文二十品”压胜钱(图5),为圆孔圆钱,钱径4.8、孔径0.8、厚0.15厘米。另有甘肃巩昌局铸“巩”字钱(图6),山西省局铸“西”字钱(图7),均甚罕。以上两类钱制作亦同顺治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康熙四十一年(1702)又铸半重“轻钱”,折价使用,然传世不多,收藏界称之为“小样”康熙通宝(图8)。存世劣小砂版、鹅眼钱等均系私铸。另有少数背星月者及合背钱、纪地支钱、当十大钱、龙凤纹钱币等,品类多而铸量甚少。
由于当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且世界各地通商贸易频繁,货币经济也十分发达。所以康熙年间的钱币通常都铸造得非常精致,大都很规整,钱形厚重,文字美观大方,因此康熙通宝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鉴赏价值。康熙通宝,每个钱币背面有满汉文铸局名,共有24枚,集齐整体形成一套,称之为“套子钱”,被收藏者所青睐。集齐套子钱,有时候要跑遍各地古玩地摊、店铺,可遇不可求,因而价格不菲。如果形成清一色,即古币大小、字体、薄厚、锈色等一致,更是难上难,收藏价值可翻数倍。
康熙钱币还有异体字,书法各异(图9),均较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