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不管身处哪个地区,都有地域性的一些交际礼仪,在闽南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在饮食上,闽南人都有哪些禁忌?
小的时候吃饭,父母总会告诫我们不能“留碗底,否则会嫁‘猫昂’(满脸麻子的丈夫),或者娶‘猫某’(满脸麻子的妻子)。”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在吃饭的时候,尤其是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应当掂量好自己的饭量,要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残留饭粒,否则留下剩饭,日后就会找一个满脸麻子的丈夫或者妻子。其实,是否会嫁“猫昂”或娶“猫某”都无从定论,这主要是闽南人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在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惜福,尊重劳动者的辛勤成果。其次,在闽南地区吃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不懂事,会用筷子去敲碗,或者是直接将筷子插在饭碗中,这些都是禁忌,犹记得以前自己也曾这么干,自然是少不了长辈的一顿“竹笋炒肉”。用长辈的话说,因为只有乞丐才用筷子敲空碗,挨家挨户讨饭吃;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是闽南的丧俗。自然,这对于讲究礼仪的闽南人来说,肯定是不被允许的。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关于饮食的禁忌。例如,吃鱼忌翻身,因为闽南沿海,以海为生的人不少,他们最怕的就是翻船。对于大多数行海人来说,鱼就像是船。所以,闽南人在吃鱼时,通常是正面吃完后,把脊骨夹掉,直接吃反面,不会把鱼翻身了再吃。再如,每年正月初一忌吃稀饭,拿筷子不能拿太后面等等。 这些禁忌都是闽南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尽管有些风俗并无科学依据,但依旧代代相传,它值得每一个人去尊重。(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