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展 上一版   

到苏州博物馆看“汉代文明的四张面孔”

彩绘木六博俑

鎏金鹿形铜饰

圆雕和田黄玉握

铜羊尊灯(灯盘扣合后)

三鹿纹金饰

彩绘木尺线图

记重铭文银鉴

彩绘木鸠杖

绿釉陶灶

铜大司农平合及斗检封

绿釉三层陶楼

杜氏神仙人物铭文铜镜

本报讯 近日,“天下惟宁——汉代文明的四张面孔”特展,亮相苏州博物馆西馆。据悉,此次展览作为苏州博物馆“古代文明系列展”首展,共展出包括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在内的11家文博机构收藏的228件组文物,其中一级品47件。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帝国。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王朝通过改制、战争与革新,巩固了中央集权,华夏子民也逐渐形成对国家、民族与文化的认同。这四百余年里的激荡变化与多元融合,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形态和艺术文化。

此次展览以“面孔”作为各单元的阐释核心,分别展示宫廷内诸侯甘食美服、沙场上将士执锐披坚、市井间百姓作巧成器、神仙世界里海兽山灵栖居的汉代社会生活图景。同时,展览从“汉承秦制”开始,又铺设了汉朝在对秦朝制度扬弃的基础上,安内攘外、树威立信,从而使各阶层最终达成“天下惟宁”一致诉求的叙事线条。

据了解,此次展览集中展出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苏州博物馆等11家文博机构、共计228件组文物,其中一级品47件,囊括青铜器、玉石器、金银器、陶瓷器、漆木器等各个门类。展出作品多来自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每一件汉代文物,均可重现与汉王朝相关的一个故事。从满城到土山,从塞北到江南,当汉代的思想与制度经典成为基因在国人的血液里传递,这些长眠地下两千余年的隐佚之物恰使经典时代的不朽价值得以析出,彰显于前。其中既有对政治体制、兴亡盛衰的概览,也有对疆域扩张、兵戈相接的管窥;既有纷纭繁杂的乐舞百戏,也有兼容并包的信仰行为。通过展示一件文物,讲述汉王朝的一个故事,还原汉代社会的一个细节,以期探讨文明兴衰的一个问题。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至9月11日。期间,适逢大英博物馆“罗马:城市与帝国”特展正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展出。因此,此次展览在还原汉代社会细节的过程中,观众也可通过尝试比较东西方帝国兴衰的异同,作一次跨越地域的对话。

(记者 王国良 通讯员 刘彬彬)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