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4版:菁菁校园·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

饮食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从茹毛饮血到炊煮熟食,从大羹玄酒到佳肴美馔,中国古人的餐桌见证了上万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

秦汉时期是中华饮食体系的奠基时期,在饮食结构、饮食文化交流、饮食制度、烹饪技法、宴集礼俗等诸多方面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基本饮食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食物原料更加丰富。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石榴、大蒜等十多种食物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人们在制作谷物类食物时尤为强调熟食以及对谷物进行粗加工,并在这一饮食的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多样化的主食制作。

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除炒法外,在秦汉时期均已出现。而饮茶风气的兴起,盐、酒专卖制度的始行,都是这一时期饮食史上的大事。如今,路边烧烤摊“撸串”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消遣方式,约上三五好友,一人手持数串,谈天说地,大快朵颐,酣畅淋漓。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烤串便已风靡一时,汉晋画像砖石上就有不少“烤串”“食串”场景。

日前,一部呈现秦汉时期美食风貌的著作《秦汉的飨宴》,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分拣中国史”书系继《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史)、《商从商朝来》(中国人经商史)、《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史)之后的又一力作,旨在聚焦秦汉的餐桌,通过浅显易懂、通俗有趣的图文,将读者带回两千多年前秦汉的飨宴之中,一同寻味中华美食“雄浑时代”的饮食底蕴,探源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

《秦汉的飨宴》分为“食自八方”“烹饪有术”“天之美禄”“宴会雅集”“食制食俗”五编,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传世文献、典型文物、封泥简牍、画像砖石、壁画帛书等多种素材融为一体,以故事化的讲述将秦汉时期饮食文化精粹娓娓道来,力图从食材、制度、食俗、烹饪、器具、礼仪、艺术、人物等多个角度,还原这四百多年间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饮食文化图景。

该书作者王辉是一位“80后”学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饮食文化史。王辉曾承担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等展览的内容设计工作,并参与《汉世雄风》《秦汉文明展》等10余部图录的撰稿,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新颖的策展视角。

在《秦汉的飨宴》一书中,王辉从历史研究出发,叙述皆有史学根据和学术支撑,以深厚的学术成果支撑历史的呈现和故事的讲述。其通俗生动的表达,跳出了学术研究的窠臼,以五个片段呈现秦汉饮食文化的渊源脉络,融历史、政治、经济、风俗、艺术为一炉,使读者轻松掌握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精华所在,从中获得有趣的阅读体验。(黄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