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 洪荣昌
近些年来,中国钱币市场出现大量评级币,这对降低钱币交易的门槛起到重大作用。一大批年轻的钱币爱好者涌进市场,促进了钱币市场的复苏。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在好事背后,也有一些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评级公司评出的分数有没有道理?
我曾问过长期从事钱币收藏研究的朋友和币商,一张纸币,若无评级公司的盒子,你能弄得懂从60到70分的区别吗?尤其是65分以后的66、67、68、69、70分。答案是绝大多数人都摇头。这说明60分以后,纸币的状况只有评级公司的评级师说了算。
评级公司给分的标准非常多,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也很难记住。未流通币从60分到70分11个档次,还有什么RN、E之类的。加在一起,60分以上就有几十个档次。
前几年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评级为60分的第三版人民币红一角是18000元一张,而一张评级为70分的红一角成交价是20万元。据说这张70分的红一角是唯一一张最高分的,所以价格悬殊得让人瞠目结舌。
其次来看看,评级公司评出的分数合不合理?
看看下面两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3年贰角小银币(图1、图2)。
究竟哪一个看了舒服,应该是一目了然。作为购买者,估计都会买后者(图2)。
再看看两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
图3这枚币虽然被评为63BN,但从正面看1点到3点处(以时钟刻度表述,下同)有多处磕碰痕迹,11点处先天不足的凹陷;背面1点到3点处先天不足的凹陷,11点到12点处有多处磕碰痕迹。正面与背面的马齿都不齐全。
图4这枚币虽然被评为45分(同一个外国评级公司),但除了有一点点小碰痕外,整体图案完整,算得上是“三全品”了。可分数却相差那么多,简直让人不理解。
剔除不同版式存世量情况不说,我觉得45分这枚币,我更加喜欢些。当然,这两个币如果同时放到网上拍卖,差价肯定是以万为单位,毕竟评级公司给出的分数在币的盒子上,当前又是追分族蓬勃发展时期。
第三、评级币的分数有统一标准吗?
按理,既然是专业的评级鉴定公司,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标准就难于实现了。
我不清楚一个评级公司究竟有多少评级师,也不清楚是不是一种币始终就一个评级师。就算是后一种情况,一个人随着时间、地点等的变化,对送评币的定级肯定是有差异的。
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钢模的雕刻,历史记载是三个人雕刻,图纸统一由黄亚光设计。研究发现,正面有47种不同的版式,背面有110种不同的版式。说明一种工作虽然是同一个人干,都会产生不少偏差,有的偏差还非常大。
评级币也是如此,各种评级公司之间有差异,同一评级公司所评出的分数也有差异,有的差异还非常大。
我们来看看“钱币天堂”网站2022年7月28日20时成交的同一个人出让的两张票。
一看就知道,图6这张票并不比图5的差,甚至还更好一点。认真看看,其实图5这张票在左上边还有点小凹口。PMG公司给出的分数,却多了3分。
有人可能认为,多少差几分很正常。可从成交情况看,就悬殊太多了。图6这张票是国内评级公司评出的票,图5这张票是美国PMG评级公司评出的票,图5成交价是11948元,而图6成交价只有7004元。
第四、评级币就一定是真币吗?
评级公司作为专业的鉴定评级机构,最大的功能莫过于确认所入盒币的绝对真品属性。当然,现在市场流通的币绝大多数是没有问题的,但确实有少数币是把假币当真币评定给分的。
以国际知名的PCGS公司和NGC公司为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小银币,高分者有不少是铜镀银的假币。如2018年6月21日北京诚轩拍卖公司拍卖的第2497号拍品(图7),图录标注为“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一枚Y-508/LM-895,PCGS老盒”,但实际上是个铜镀银的老假币,并非银币。
2017年5月21日北京诚轩拍卖第2302号拍品(图8),图录上是这样描述的:“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一枚,银光甚好,此年份好品相罕见,耿爱德旧藏,NGC MS64”。实际上这枚币也是一个铜镀银老假币,并非是银币。
网上看到一个PCGS最高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图9),评定为MS65分。实际上这个币也并非银币,而是一个铜镀银的老假币。
你看看,只看盒子不辨币的真假会不会害死人!
第五、工艺品也能入盒评分吗?
答案是肯定的。
前段时间,某拍卖网一连拍卖几十枚像图10一样、外国评级公司评定为MS60分以上的盒子币。我们看看图10这个币,此币放大之后(图11),一眼就可看出是一个仿制的东西,并非当年的真币。这种东西,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工艺品”。国外的评级公司只看币的原光,不看包浆,不分真币还是工艺品,就评定为MS64RB,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是一大批。
这种评级鉴定现象,让人对评级鉴定的真正意义产生疑问。虽然评级公司在盒子上已经标注为“后铸币”,但仔细想想,后铸的东西能当作“币”来评级给分吗?如果连工艺品都能入盒给分,那就变得没有是非标准了,这样的公司还能叫钱币鉴定评级公司吗?
第六、看分数交易对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市场交易的实际情况。你看这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伍拾斤券(图12),PMG公司评定为63分。但实际上完美吗?能达到过去我们对纸币分级的十品吗?
按照国际上评级币的说明,MS60分以上就是没有流通的币。可这张票明明盖了一个“注销”的印章,也还有63分,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既然盖了“注销”章,说明此票是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兑换过的票据。从老百姓手里拿到政府指定的地点兑换,兑换完成以后要当作会计凭证的附件,每个月的会计凭证要装订成册,送保管处,至少要保管30年。然后超过保管期限的会计凭证才会被清理销毁。收藏爱好者从准备被销毁票据里撕下来,然后再转卖。看看,这张票起码走过了这些流程。走过了这些流程的票还叫“未流通”?
放大以后看就更清楚了,右上角不但有个小缺口,还有三个虫蛀的洞。就这品相,打死我都不认可它有63分。我估计不但我不认可,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不会认可。但很有戏剧性的是,在2022年7月22日“钱币天堂”交易区拍卖栏里,真是有人认可了,觉得63分的就是比35分的好,成交价竟然达到14008元。
相隔一天的7月23日,同在这个交易区拍卖栏里上拍一张35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伍拾斤券(图13)。这张票由于被评定为35分,交易价格是5871元,比图12那张少了8137元。
上述情况有可能是因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可喜的是,现在大多数人头脑比较清醒,认为判断一个币除了看盒子上的分数,还要看币的状态,综合分析评估。在交易过程中,我发现确实有很多这种范例。这种思维形式实际上又等于在否定评级公司所评定的分数,从盲目追分回归到理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