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来,凤里街道华仑社区深入挖掘区位资源,立足补齐城乡民生短板,通过全面提升体育设施,完善休闲服务配套,赋能体育设施及活动,吸引居民聚集,创活体育经济,促进体育消费,有力带动社区发展,2022年从“零村财”的“薄弱”社区一跃成为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成长型基层组织,成为“小核荔枝”幸福社区。
据悉,华仑社区土地存量匮乏,发展空间逼仄。市民身边的健身设施不足、不便问题凸显,“去哪儿健身”难题亟须破解。今年,社区充分发挥民智,投建市区篮球场和公共厕所、完善停车服务、做好街心公园休闲健身保障等等,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满足居民对于老城区“家门口的体育供给”需求,“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正在成形。
此前,位于镇中南路的华仑篮球场是华仑社区为数不多的公共资产,功能设施不全、场地老化破损,已无法更好满足广大职工和群众的使用需求。今年,社区着手组织对篮球场进行全面整修提升。整修提升工程包括铺设塑胶场地,配置照明灯、围栏、座椅,改造球场配套卫生间等。以点带面,对周边100米范围内的景观、环境及其配套进行全面提升,篮球场翻建完毕之后,吸引了众多市民每天前往锻炼,市民老蔡就是其中一个,他说:“这边离家近,从家里过来只有两三分钟,而且环境也不错。”
除了活动空间有保障,社区也从加大赛事供给、丰富健身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场所利用等四个维度,主动联系市文体部门,发挥体育爱好团队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策划组织,促进“专业人干专业事”,从而让赛事活动更规范、更安全、更精彩,也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社区还在阵地里嵌入附带功能,将体育活动作为乡风文明建设、法治平安、科普教育的大平台,在场所布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筑实疫情防控、加强法治建设、科学健身运动等内容的宣传标语,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同时,在比赛活动前、活动间歇、活动结束时,播放有关防疫等政策规定和知识,组织专人讲解,让群众在观赛和运动的同时,耳濡目染受教育。
那么作为一个惠民的民生项目,华仑社区如何做到投入之后有所收益?对此,该社区也找到了一条新路子。“由社区居委会指派专门队伍作为管理主体,立足‘收支平衡’,统筹运作,实现‘以场养场、以赛养赛’的良性发展机制。”社区党支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在篮球场刚建成时,社区就举行多次篮球友谊赛进行“预热”,期间还带动了冷气机及一系列体育设施租用等体育产业链条的活跃,成为体育消费的一大亮点。目前,社区还将在篮球场附近规划一处长60米,宽15米的区域作为附带小商品夜市,带活休闲食品、时令饮料、生活用件等夜间经济。
(记者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