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8月31日发布的猴痘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猴痘确诊病例达50496例,累计死亡病例为16例。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加拿大和欧洲部分国家的猴痘疫情正在放缓,但美洲一些国家的感染人数仍在增加。为应对猴痘疫情,多国已采取大量采购猴痘疫苗、加强猴痘病毒监测等防控措施。
猴痘蔓延到百国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这种传染病过去多发于西非和中非地区,但今年5月以来,不少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卫组织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世卫组织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该组织划分的6个区域中,100多个会员国报告了猴痘病例。目前美洲是全球新增感染猴痘病例最多的地区,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超六成新增猴痘病例来自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占比则下降至三成多。
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全球累计报告猴痘病例数较多的10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西班牙、巴西、德国、法国、英国、秘鲁、加拿大、荷兰和葡萄牙,这10个国家的猴痘病例数占全球猴痘病例总数的88.5%。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8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一些国家新增病例的减少证明疫情是可以遏制的。在占猴痘病例数一半以上的美洲,尽管一些国家的感染人数继续增加,但加拿大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德国、荷兰等部分欧洲国家的疫情也明显放缓,这证明了公共卫生干预的有效性。
多国猴痘疫苗紧缺
随着猴痘疫情在欧美地区扩散,一些国家开始大量采购猴痘疫苗,但由于猴痘疫苗供应有限,欧美多国面临猴痘疫苗短缺。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8月9日紧急授权猴痘疫苗新接种方案,接种方式由皮下注射改为皮内注射,每次注射所需疫苗剂量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美国舆论指出,这清晰地表明政府没有足够疫苗来应对猴痘疫情。
欧盟监管机构欧洲药品管理局8月19日宣布,鉴于丹麦巴伐利亚北欧公司生产的猴痘疫苗供应量有限,欧洲国家可以考虑减小疫苗单次接种剂量以扩大接种范围,减量接种对预防感染同样有效。欧洲药管局建议采用“一拆五”注射法,即个体接受两次猴痘疫苗皮内注射,接种间隔约4周,单次接种剂量为原剂量的五分之一。
英国卫生安全局8月22日发表公告说,将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原剂量五分之一的猴痘疫苗,以扩大疫苗可保护的人群规模。英国卫生安全局此前表示,最初交付的5万剂猴痘疫苗将于8月底前用完。
多国严防猴痘
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加强猴痘防控,在机场与港口的入境口岸增设了10个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并设法获取猴痘疫苗。
立陶宛已订购约1400剂猴痘疫苗,感染猴痘病毒风险高的接触者将接种疫苗。为遏制猴痘疫情蔓延,法国政府除采取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进行针对性科普宣传等措施外,还设立了专线电话为民众提供咨询等服务。
以色列卫生部已与疫苗制造商签订协议,采购1万剂猴痘疫苗,其中5600剂于7月底送达,其余4400剂预计9月送达。自7月31日起,以色列高风险人群可接种猴痘疫苗。以卫生部说,已有2800多名符合条件的以色列人接种了疫苗。
越南卫生部日前发布《猴痘疫情监测与防控暂行指南》。越卫生部表示,截至目前越南尚未报告本土猴痘确诊病例,但猴痘病毒进入越南的可能性非常大,要求各边境口岸开展体温测量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猴痘病毒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