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安全“漏洞”,每天上网的你,了解多少?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吗?
漏洞一:个人敏感信息随意外泄
一张照片就可能泄露全部家庭成员信息。1.晒娃要注意。有些爱晒孩子的家长没有关掉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骗子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轻易就能获取孩子的信息。2.行程要保密。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不要“晒”。3.保护好隐私,尽量不要在照片中出现特征明显的东西,例如你的家门钥匙、车牌号码,以及身份证、驾照和护照等证件。
漏洞二:密码过于简单或所有账户使用同一密码
1.不要所有账户使用同一密码。2.重要的账户应使用更为安全的密码。3.偶尔登录的论坛可以设置简单的密码。4.日常使用的电子邮箱、网上银行、公司信息系统需设置复杂的密码。5.不要把论坛、邮箱、网上银行、信息系统账户设置成相同密码。
漏洞三:使用没有密码的公共Wi-Fi
“公共Wi-Fi”虽然方便,却也有不少安全隐患。黑客们喜欢在“公共Wi-Fi”里设置埋伏,网民一不小心就会中招。下面几招教给你:1.手机设置禁止自动连接Wi-Fi。2.拒绝来源不明的Wi-Fi。3.使用安全软件检测Wi-Fi。4.不使用陌生Wi-Fi进行网购。5.警惕同一地区多个相同或相似名字的Wi-Fi。
漏洞四:放松对“熟人”钓鱼邮件的警惕
防范钓鱼邮件要做到“五要”:杀毒软件要安装;登录口令要保密;邮箱账号要绑定手机;公私邮箱要分离;重要文件要做好防护。另外,不要轻易点开陌生邮件中的链接;不要放松对“熟人”邮件的警惕。如果收到了来自信任的朋友或者同事的邮件,你对邮件内容表示怀疑,可直接拨打电话向其核实。
漏洞五:扫描来路不明的网站或App上的二维码
移动支付时代,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事儿。可是,这些二维码看起来方便,但是一不小心,你可能就要付出钱财损失的代价。一定要慎重甄别网络虚拟身份,切不可相信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填写账号、密码时,一定要验明对方身份真假,谨防受骗。一旦发现钱款被转走,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