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胡剑明
近日,南京收藏爱好者俞雷在古玩市场淘得景德镇瓷器厂的老物件——手绘浅绛彩“钓翁评书”笔筒(图1)。笔筒是常见的那种圆柱形,高13、口径8厘米,绘有塘边柳下,三位持竿钓翁,其中一个老翁在向另外两个老翁展示一本书,呈“围观评赏”图式,三人各具行色,丰富的画面、生动的形象、浅绛的色彩……这是一个瓷画的保留节目,我见过旧时的一些瓷瓶上、帽筒上、粥罐上,都绘有类似的此图。
所谓“钓翁评书”,唐代诗人秦韬玉诗云:“一竿青竹老江隈,荷叶衣裳可自裁。潭定静悬丝影直,风高斜飐浪纹开。朝携轻棹穿云去,暮背寒塘戴月回。世上无穷崄巇事,算应难入钓船来。”工于歌吟,却累举不第的诗人,叹枉读诗书,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跟着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被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时人戏为“巧宦”,后这位自称“钓翁”的诗人“携轻棹穿云去”不知所终。
“钓翁评书”笔筒,落款为“丙辰仲冬月,书于珠山客次,南蔍茂盛作”。“丙辰年”是1916年或1976年。其实“珠山”或称“珠山八友”在景德镇陶瓷艺坛活跃了近百年……
《瓷史》一书上说,“珠山八友”在继承陶瓷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民间陶瓷艺术的营养。他们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人为榜样,融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创作,冲破明清官窑的藩篱,像一股清泉,一泻而下,不可遏止。如王崎,他画在瓷器上的人物,汲取了黄慎的写意手法,表现人物的衣纹和风姿,获得颇为奇妙的效果。王大凡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将彩料涂到瓷胎上的落地彩技法,至今影响着景德镇陶瓷艺人。邓碧珊是第一个在瓷板上描绘人物肖像的瓷画家。汪野亭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国画的泼墨法,在瓷器上绘山水,同样出现墨分五色的中国画效果,给景德镇陶瓷的山水作品注入生机。刘雨岑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底,创“水点”技法,在景德镇陶瓷粉彩艺术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等等。
南京收藏家伯瑜说,“珠山八友”似乎成为一定时期瓷器的代名词。虽然学术界对八人的定位还有一些异议,但这并不重要。工匠们崇尚“珠山八友”,这是一个文化现象,此在中国绘画史上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在陶瓷史上却为鲜见,“珠山”的出现是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而此处俞雷先生的浅绛彩“钓翁评书”笔筒,落款“珠山”,似可质“疑”。“丙辰年”是1916年或1976年,一般是指清末至“文革”前,景德镇瓷器厂都有烧造。所以不宜确定具体岁月,可视为“珠山”画一类,现在,在古玩市场上一般统称是“清末文玩”。这样说,买卖双方都可以接受,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口舌。
半个多世纪以来,“珠山”的瓷画作品,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尤其是近十年,瓷画器物已成为收藏热点,就目前市场流传之物来看,精粗并存,新旧杂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仿品也不断出现,如何去伪存真?收藏爱好不能仅从题款上看,而要从胎质、釉色、造型、装饰、工艺技法、款识特征等多方面来看。“珠山八友”瓷画具有突出的绘画性等特征,我们要把握瓷画风格、笔墨、彩料、题识、印款等诸多因素来认识“珠山”瓷画的面貌。
伯瑜先生认为,“珠山”作品都能以形写神、形神并重,充溢着内在的精神和情感,其瓷画艺术的特色,突破了传统工艺瓷炫耀的技艺,没有传统工艺的过于注重勾描和雕饰……后来的工匠艺人们,也能够学以致用,将工笔与写意情趣相结合,人物画主次分明,相互呼应,性格突出,气韵生动;而山水画都“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人物、山水、花鸟作品,都能充分传递出艺术瓷画的感染力。尤其是“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是20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艺术家。他的山水画,一直为后人所仰重、仿效,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他崇尚宋人山水之严谨, 明沈周之豪放,清王石谷之清丽厚实,心仪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精神。
据资料说,景德镇及其邻近的祁门、婺源、黄山、乐平的名山古刹,都曾留下汪先生的足迹。他的一些山水瓷画,让我想到元人倪瓒的画。河岸、疏树、竹林和小亭,对岸山峦起伏,构图简洁,具清逸萧疏之趣。绛色淡雅,侧笔写山石轮廓,苍劲沉着,画竹之笔遒劲有力,都是瓷画精品。
游千山万壑,集自然意境,汪先生构思作画,别开生面,得益于工艺的创新与艺术的再造。他率先运用“通景山水”章法装饰瓶类瓷品,开一代新风。所谓“通景”,就是将一个画面以一个完整的构图,在圆柱式的器皿上展开,让欣赏者从任何角度看,都可以接收到完美的画面(图2)。他绘出的画面,总是林木葱茏,参差错落,层层密密。其树木画法虽然都出于中国画之传统,但他不曾用夹叶法画树,其点叶之法丰富,疏密磊落,呈现出自己特有的清丽娟秀。
浅绛彩,是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其画家代表人物为黄公望。而浅绛彩瓷中的“浅绛”,是特指晚清至民国初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珠山八友”钟情浅绛彩瓷。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浅绛彩将中国书画艺术的“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文气新貌。
“浅绛彩”与“粉彩”的区别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而浅绛彩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画上瓷胎,故粉彩有渲染而浅绛没有。清代官窑粉彩由宫中发样,工匠照描,描完后填色,故很难表现出艺人的个性。而浅绛则从图稿设计、勾画都由艺人一人完成,有个人的思考,能自由表达画者的风格与个性,粉彩是局部工人分工合作的产物,而浅绛则是文化层次较高的艺人得心应手的独立之作,故粉彩刻板,而浅绛灵动。晚清粉彩多取自前代瓷器图案,浅绛则多借鉴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稿,所以其文化气息更显浓郁。
到了清光绪末年,外国的“洋彩”进入中国,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同时也给“浅绛彩”画上了句号。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及很多人,在早年都曾画过浅绛彩,但后期也都转用新粉彩了。到了民国初年,浅绛彩瓷便已完全退场,被涌入的粉彩所代替。但是“浅绛彩”的技法与创造力并未随之消失,而是被“珠山八友”为首的彩瓷艺人,在其他领域成功地继承和发展,其风流余韵至今未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