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第06版:菁菁校园·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心中的“城”

——读《巴澎的城》有感

俄罗斯文学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这样忠告少年们:“如果你想成为自己祖国和整个大地真正的孩子,成为知识渊博和心灵自由的人,成为勇敢、人道、勤劳和坚强的人,成为创造崇高精神财富的人,那么你首先应该在自己的故乡行走,去了解、熟悉和感知自己故乡的一切。”

《巴澎的城》讲述的是一座“城”里的故事。烧火老嬷巴澎和她的傻儿子九瓶,寡居在牛骨田城,每天出没在各个村庄里用艾草“烧人”,是人见人怕的“艾草精”。被巴澎烧艾后疼痛的小孩编造出夜里有很多蛇挂满城门和城墙的传言。实际上巴澎是位非常善良、一直在用烧艾救护小孩的奶奶。而就在误会消除不久,巴澎便去世了,傻儿子九瓶被她用“烧火”的方式一起带走。那座城,渐渐变成一座空城。再后来,牛骨田城住进了一些新的人,被重新填满。

我不禁想到我作为石狮人,我心中的“城”呢?石狮,这座海滨小城,仍传承着很多传统的闽南习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圆、清明前后吃润饼……石狮特定的习俗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更迭的敬畏,让远居海外的游子更思乡。

每年除夕的时候,一到晚上七点,我们全家人聚集在院子里跳火群。奶奶将准备好的干枯的稻草放在铁盆中间,伯伯、叔叔都会拿着一串红色鞭炮,鞭炮在焰火中点燃,接着全家人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跳过火堆。跳过这一次火群,是给予这一年最后一天辞旧迎新最好的意义。

地方乡俗是人类的生存结晶,更是一个地域的人文写照。在这里,打动人的或许不仅仅是习俗本身,更是它所折射出的我们对生活“爱拼才会赢”的态度。我爱生我养我的“城”。

(石狮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五年6班 施静怡 指导老师:魏雪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