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 李润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从此高高飘扬在祖国的上空。新中国诞生后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烟草企业用烟标这方平台,采用各种视角表达国人在一派祥和的新气象氛围中,以翻身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祖国各地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展示祖国新风貌、新风尚的烟标由此应运而生。
有些烟标的主题浸润着国人期盼已久的“新”,那就是渗透于国人翻身得解放的“新”。如贵阳烟草公司出品于上世纪50年代的“祖国”烟标(图1),画面恢宏大气。其主版采用明快色调道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只见各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在彩球飘飘、五颜六色的射灯光柱直射天空背景衬托下,聚集于天安门前的华表周围,在撼天动地的鼓乐声中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据资料记载,烟标上的这幅兄弟民族欢庆图案,源于天津国画名家赵静东创作的《欢度节日》略做修改调整而来。
地方国营保定市三三制烟厂出品的“新中国”烟标(图2),主版于新中国版图轮廓内,以林立的铁塔、运行中的厂房和飞机,以及在田野驾驶农机工作的农民等画面,描绘出在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基础上建立的新中国,在工业、农业、电力、航空等各项事业建设上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建新烟厂出品的“新中国”烟标(图3),主版以鳞次栉比的工厂和农民驾驶拖拉机耕地两幅画面,副版以锤头和齿轮,以及镰刀和收割的稻麦,彰显出从此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在工农业并重的建设大潮中,热火朝天地工作于各自岗位上的舒畅心情。新光制烟厂出品的“新时代”烟标(图4),主版以齿轮和嘉禾组成的图案,表达了祖国跨入工农业齐头并进的新时代,副版选取的一名工人正在机床前聚精会神工作的形象,说明国人投身建设祖国的精神风貌与幸福自豪感。上世纪70年代,地方国营郑州烟厂曾出品以火箭升空为主版图案的“新时代”烟标(图5)。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钱学森的带队下,经过卫星科研团队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4月20日发射成功,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与此同时,国产烟标更多地把镜头聚焦于祖国各地的建设热潮。如公私合营烟台同顺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烟台”烟标(图6),突出了新生的烟台码头运输之繁忙。公私合营济南天桥烟厂出品的“新济南牌”烟标(图7),主版则展现了当年济南市大楼林立,街头车水马龙的景观。公私合营襄凡烟厂出品的“新襄凡”烟标(图8),主版描绘了襄樊绿水青山的生态公园一角,副版运营中的厂房,突出了襄樊当年的建设热潮。地方国营开封烟厂出品的“新河南”烟标(图9),由齿轮嘉禾、工人农民组成的圆形图案,说明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而镶嵌于圆形图案中心的轮船以及途经的火车,还有林立的厂房,进一步凸显出当年河南的各项建设事业风生水起蒸蒸日上。南充市烟草生产合作社出品的“新川北”烟标(图10),在描绘当地建设风貌的同时,还把当年川北的版图植入主副版画面之中。
对于新农村建设,当年烟草企业也倾情关注。如民丰烟厂出品“新农村”烟标,主版定格于农民开着农机翻耕田地的画面,副版展示镰刀、镐头、锤头等农业工具。广州市地方国营南方烟厂出品“新农村”烟标,主版是农民正在金色田野采用农业机械收割运输稻谷的画面,副版是刚采摘下来的稻穗及西瓜、菠萝、香蕉、棉花、玉米等新鲜农作物,这些画面从一个侧面述说了新中国成立后,国人逐步实现梦寐以求的“生计可支撑,小康有指望”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