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进,你也应该要有退,这样事情才能解决。”近期在祥芝渔港内渔业协会调委会调解现场,调解员蔡国富如是说。“我心里舒服了,钱多钱少不是那么在意了。”在调解员的耐心劝导下,受伤船员家属心顺了,一场原本剑拔弩张的纠纷就这样化解于萌芽中。这是祥芝渔业协会开展基层调解工作的缩影,也是石狮全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
“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祥芝渔业协会会长蔡清筑说,这是祥芝镇党委政府构建“海上枫桥”治理新模式的宗旨和目标。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蔡清筑表示,接下来,祥芝渔业协会将持续推进“海上枫桥”祥芝样本,全链条、全过程地参与到纠纷调解的过程中,通过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自治和法治双修,智能多元联动兼容调解,守护渔港安宁。
“海上枫桥”是石狮在全社会构建多元调解全覆盖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之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多年来,石狮就不断探索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模式,在社会治理的诸多领域创造了石狮经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加速形成。
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大家事、大家议,是锦尚镇卢厝村的传统。作为狮阵组织的活跃村,卢厝村群众抱团、协心,一有大事就会召开群众大会,广泛听取意见,在移风易俗上更是如此,卢厝村一方面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通过民主议事程序,让村民参与研究、共同决策;另一方面,要求党员干部亮身份、做表率,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村民共同遵守好村规民约,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多方修改,《卢厝村移风易俗暂行规定》最终正式出炉。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一落地,让移风易俗有了“标尺”,但真正执行起来却非易事,起初村民不大愿意配合。为此,卢厝党支部牵头组建了由村干部、老年协会人员组成的移风易俗劝导队,村党支部书记卢仁式更是带头遵规守约。通过一系列努力,卢厝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对村民真正起到了约束作用。如今,村民们积极响应文明赴宴、准点开席,曾经一办喜宴拱门就占道、一有丧事交通就拥堵的现象基本消失了;不仅减少了铺张浪费,更把简办红白喜事省下来的钱主动捐献公益事业,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被泉州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授予“泉州市十佳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称号。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支部是最懂群众冷暖的基层党组织,在凤里街道宽仁社区,社区党支部根据小区、楼栋分布情况和党员居住情况,全面推行“两长一员”制(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红色网格员),扩大党在街巷小区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服务阵地。”这样的服务覆盖面,在无形中就能够让辖区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党委政府倡导的”和“百姓想要的”要相结合,才能行得通、走得远。石狮市采取“系统化推进、清单化管理、多元化运营”模式,全域布局“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问需于民”,以“1+6+X”模式,细分城市社区、工业园区、传统村落、商圈市场、文旅景点5种服务类型,在首批11个“党建+”邻里中心试点基本建成后,在今年内完成26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开放共享的“党建+”邻里中心建设,通过升级“硬件”,完善“软件”,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项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延伸“X”功能,设立“小候鸟”驿站、侨亲服务站、零工市场等针对性极强、个性化十足的服务窗口,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石狮基层的事基层办,在潜移默化中,悄悄解锁出一整套基层治理的“新密码”,村民自治意识、规矩意识持续强化,乡村治理成效日渐凸显,一幅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的乡村振兴画卷正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记者 邱育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