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3版:镇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菲律宾爱国华侨卢友糠遗物现世

本报讯 11月17日上午,石狮市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刘观义、会员周国球、卢青岛前往锦尚镇卢厝村村民卢金矿家中。只见,已过古稀的卢金矿老先生从里屋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小箱子,小心翼翼地从箱子取出一本笔记本和一把军刀,摆在铺有红绸布的小方桌上。这两件物品正是他父亲、爱国华侨卢友糠所遗存的物品。

记者从周国球提供的图片看到,32开纸的笔记本早已泛黄且卷边,字迹模糊难以辨别,有几页已脱落;而长约50厘米的军刀外壳也已是锈迹斑斑,但刀刃依然十分锋利。两件遗物都是卢金矿父亲卢友糠留下的。据悉,出生于1918年的卢友糠,早年随父母到菲律宾谋生,在帮助父母看店和料理生意的同时,积极接触进步思想。1936年,18岁的他便参加当地的铁工救国联合会,1942年5月成为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又称“华支”)的一名战士。在“华支”期间,卢友糠锻炼成一名骁勇善战、机智勇敢的抗日战士。而那把锋利军刀就是卢友糠在与日军战斗中缴获所得。在此后的多次战斗中,卢友糠由于枪法精准作战勇敢,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百良支”,意思是百发百中的“华支”队员卢良(卢良为卢友糠曾用名字)。

1949年7月,卢友糠在组织的介绍下,参加闽西地下革命活动,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据介绍,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间隙,还是和平年代的紧张工作之余,卢友糠都会用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几行字几句话,简洁明了,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1964年生命的最后。遗物中的笔记本也是卢友糠的记录本之一。目前,卢金矿表示,待遗物修复整理后,将通过石狮市新四军研究会协调,捐献给国家相关单位。

(记者 邱育钦 通讯员 周国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