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湖滨街道,两名外卖小哥发生口舌之争,一名外卖小哥担心自己吃亏,报警称自己可能会被打。得知缘由后,湖滨派出所调解员以法律为准绳对双方进行劝说,最终帮助双方握手言和,避免之后产生打架纠纷。这是湖滨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的又一起纠纷。
记者获悉,湖滨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理念,通过升级硬件、配强人员、优化机制等方式,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持续强化。日前,这一调解工作被市委政法委命名为“石狮市金牌调解工作室”。
据湖滨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该所曾结合辖区社情民情复杂、矛盾纠纷多发的实际特点,在原治安组民警、辅警的基础上,将分管领导、社区民警、社区辅警等纳入调解工作室,充实壮大调解队伍,并对原来的调解室进行重新布局装修,优化了调解环境。此外,还通过邀请湖滨司法所专业调解员到所开展培训、组织调解员自学等方式,不断提升调解业务水平。
去年,该所又进一步优化创新调解机制,与湖滨街道办事处、湖滨司法所共同建立和润湖滨“订单分包”的矛盾化解机制,新设湖滨街道多元调处中心挂靠在湖滨司法所,有力推动了调解工作的开展。如今,所有矛盾纠纷均汇总至湖滨街道多元调处中心后进行分流指派,刑事、治安案件由派出所接单主办;邻里纠纷、家庭婚恋纠纷、土地纠纷、劳务及劳资纠纷由社区调委会主任接单承办;消费、价格、质量纠纷由市管所接单承办,等等。湖滨街道还通过“网格通”App事件管理模块,整个调解流程从派单、接单到销单实现了全过程可视、可溯,可督导、可问责,能够确保群众的每一矛盾纠纷都有人管、有人解。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制还依托网格化治理工作,吸纳街道下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平安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等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同时,联动妇联、城市监督、市场监督、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卫生健康等与基层治理工作息息相关的单位部门,利用他们的信息资源、专业优势,延伸矛盾化解的第一触角。针对部分不属于人民调解范围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情况,则在做好当事人说服教育、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引入律师专业援助,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诉讼等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形成调解工作先行、法律援助跟进、司法诉讼兜底的工作闭环,保障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始终在法治框架内进行。
如今,这支庞大的调解队伍在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推动建设“和润湖滨”治安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仅今年以来,通过湖滨街道多元调处中心分流的矛盾纠纷有286起,化解成功率达95.6%;辖区群众到石狮市信访局上访批次同比下降51.4%;共接报违法犯罪类警情2098起,同比下降24.15%。
(记者 黄翠林 通讯员 王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