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2年以来,石狮市纪委监委持续推动监督触角下沉基层一线、延伸邻里社区,通过在线上启动村级“小微权力微信监督群”,在线下设立村(社区)“近邻纪检工作室”,广泛开展“纪检监察进邻里”和“纪检干部访民情”、行政执法规范化“码上督”专项活动,着力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即日起,为推动各镇(街道)、村(社区)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督服务质效,特设立专栏,刊发交流部分单位工作经验和典型事例。
本报讯 “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实施后,村里的‘颜值’又一次提升,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变化带来的幸福感。”蚶江镇厝仔村村民许良谋怎么也想不到,家门口这条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路,短短几天就铺上了沥青,平整干净又美观,道路标识还清晰,村民出行方便多了。
厝仔村是全国文明村,村间道路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受到车辆碾压以及天然气管道工程、农村生活污水管网铺设、电力维修、自来水管道改造等工程项目影响,出现路面破损。尤其是该村一片区从石祥路通往村庄的主路迎宾大道,出现了断板、啃边、沉陷等现象,不仅有损村容村貌,还直接影响群众出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今年9月底,厝仔村民群众通过村级“小微权力微信监督群”提出对村间道路进行改造提升的诉求。知悉该问题后,镇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走访路段,了解村民群众意愿,并及时反馈给厝仔村“两委”,会同村“两委”一起分析、研究处理诉求内容,努力把村民群众的期盼落到实处。
村间道路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动脉”,也是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我们镇纪委充分发挥厝仔村‘近邻纪检工作室’作用,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农村每家每户,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据蚶江镇纪委副书记、监察组副组长王金演介绍,在积极沟通上级党委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后,镇纪委推动厝仔村党总支、村委会组织各方力量,把实施乡村道路“白改黑”工程列为该村2022年乡村振兴项目,决定在首期工程的基础上推进第二期道路“白改黑”工程,对从石祥路通往厝仔村的迎宾大道和环村南路等主干道及农民别墅区的水泥路面进行综合改造。
据悉,厝仔村第二期道路“白改黑”工程从11月14日启动施工,至17日正式完工。项目改造提升涉及两条主干道,总长1400多米,村道宽度为6至8米不等,总面积12000多平方米。内容包括预埋通信管道工程、架空电线入地改造工程,同时修复道路沿线两侧、优化道路排水系统、加铺沥青面层、完善路段标识标线等。
“整个项目共投入200多万元。”王金演介绍道,自项目启动后,蚶江镇纪委主动约谈村财代理和规划建设办公室,强调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落实村集体建设项目备案制度,牢牢把好项目款支出审核关口,全面加强项目款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廉洁规范运行。
“经过改造,原先坑洼的水泥路变成防尘降噪的沥青路,厝仔村迎宾大道也成为一条以‘党建+文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及参观路线,村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诉求有回音、有着落。”厝仔村乡村振兴导师许明聪表示。
如今,在厝仔村“近邻纪检工作室”监督“探照灯”的照耀下,村里人的幸福道路越来越长,幸福日子也越来越甜。“修好了咱老百姓的这条幸福路,村里又为群众解决了一件揪心事……”看着孙子顺着门前崭新的沥青路走进华锦小学,80岁的村民许大爷笑着说道。
纪检监察直达基层一线,守护群众“幸福底色”。据悉,今年以来,蚶江镇纪委按照泉州市纪委监委“5533”工作机制的要求,深入开展“纪检监察进邻里”活动和“纪检干部访民情”专项活动,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收集问题线索和社情民意,并通过“小微权力”微信监督群收集到群众诉求380个,其中378个得到解决,有效缓解了群众的“急难愁盼”。(记者 兰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