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 李润
前段时间的金秋时节,玉米飘香,谷粟橙黄,大江南北一派丰收景象。
经过农民风吹日晒、披星戴月地春播夏耘,玉米、小麦、高粱、谷子、黍子、向日葵等作物,噌噌拔节抽穗挂上沉甸甸的果实,香味溢满田野的时候,丰收来临了。随着此起彼伏的收获盛宴,映照着农民笑脸的烟标也应运而生。
秋收的主角无疑是苞谷即玉米。我国苞谷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位居第三位,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作为我国北方、西南山区以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不时地亮相于一些公司出品的烟标上,这些烟标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如公私合营南阳烟厂出品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丰盛”烟标(图1),其主版描绘的是大片即将成熟的玉米田地,副版是一穗籽粒饱满的金黄玉米。
地方国营四平制烟厂出品于同期的“高产牌”烟标(图2),主版则集中展示了玉米、水稻以及红薯等高产量农作物的写实画面。
安徽阜阳卷烟厂出品于此后60年代的“平原”烟标(图3),主副版以宏大的宽银幕艺术手法,捕捉到一组农作物散发着各自熟透的香味随风摇曳,静等农民前往收割的特写,其中既有沉甸甸的稻麦穗,也有籽粒饱满的玉米,还有即将裂开的大豆荚以及棉桃。
玉米还同谷子、向日葵,瓜果蔬菜等秋季农作物一起现身烟标。例如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重庆制造厂出品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丰收”烟标(图4),其主版就是由稻麦、苞谷、棉花、向日葵、南瓜、葡萄等组成的画面环绕在“丰收”外围。
国营呼和浩特卷烟厂出品于此后60年代的“庆丰收”烟标(图5),其主版是洋溢着农民丰收喜悦之情的麦子、苞谷、白菜、倭瓜、萝卜、向日葵等农作物,而诱发着人们食欲的各种果香,则不时从副版上的西瓜、葡萄、花生、柿子等画面里飘散而出。
更多的烟标则以挂在脸上的无声笑容,描摹了农民行进于收割果实途中的快乐心情。例如华生烟公司出品于上世纪40年代的“和丰牌”烟标(图6),其主版是三名头戴草帽的农民正在收割稻麦的形象,劳动气息浓厚。
在此期间面世的收割烟标还有不少。例如黎明烟草公司出品的“丰收”烟标(图7),其主版两边的侧标位置是获得大丰收的奥秘,即“人人参加大生产 保证是个丰收年”。
三江烟厂出品的“五谷丰登”烟标(图8),主版表现一位农民正在弯腰捆着稻麦或黍子,另外一位老农则肩挑两捆稻麦等粮食作物,健步如飞地行进于回家的途中。
此后的50年代,地方国营六安裕民烟厂的“裕民牌”烟标(图9),副版是农民驾驶大型收割机收割稻麦,主版则在装稻谷的农民群体背景映衬下,定格于一名妇女手捧金黄稻谷,笑逐颜开地向人们介绍着她丰硕的收获。
国营上海烟草工业公司出品于同期的“秋收牌”烟标(图10),主版描绘了两名面带笑容的妇女分别怀抱稻麦,肩扛苞谷,行进于回家途中。
民丰烟厂出品于同期的“农场牌”烟标(图11),主版描绘了两名农民在场面用牛拉着碾石碾压稻谷脱粒。副版是两名农民为来年或秋田种植打下良好基础,驾驶拖拉机在田野秋耕。
秋收结束,颗粒归仓后,农民还要进行庆祝活动。例如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南分公司凤凰雪茄烟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丰收乐”烟标(图12),上面尽管没有农作物或收割农作物的画面,然而其主副版却以一名农民尽情敲鼓的画面,很好地展现了农民丰收后的欢庆场面。
当然,要想获得农业大丰收,还得靠科学种田。因此襄樊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庆丰”烟标(图13),其主版是一个饰有红绸带、盛有稻麦的丰收花篮,副版除了棉桃、麦穗等作物外,还采用显微镜以及打开的科技图书,说明了科学种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