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迁建至石狮湿地生态公园的两栋古厝已完成包括建筑主体、景观绿化、园路照明等的全部工程施工,后期我市将根据实际情况,对两栋古厝进行活化利用,实现保护、传承两相宜。(详见12月16日《石狮日报》一版)
在闽南,每一座古厝都可能藏着一部奋斗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它们积淀着先民们的智慧,同时也记载了闽南地区乡居村落的发展史,已经成为一座城市里值得驻足、探究、称赞、留恋的地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厝已变得破败不堪,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一些古厝被拆除,消失在高楼大厦中。
日前,石狮将此前城西南片区以及城西一道路改造征迁中的两座古厝进行迁建,通过保持原有的规制、取用拆下来的用料,推进两座古厝重建工程施工,现两座古厝已获“新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处美景。此举令人倍感欣慰和庆幸,也希望有更多的古厝得以保护和发展。
闽南古厝文化是闽南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保护好闽南古厝,就是保存城市的历史和文脉。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古厝的保护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尽量让更多的古厝得以保护和利用;同时可尝试发动热心人士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参与古厝保护,推广可复制的社会力量参与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让古厝得到有效保护。(郑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