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12月20日公布《青年发展蓝图》(简称《蓝图》),勾画政府未来长期青年发展工作的理念和方针,并在首阶段提出超过160项支持青年发展的具体行动及措施时,曾在《石狮日报》《石狮侨报》实习的香港大公文汇集团记者施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无疑给香港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香港青少年的成才发展一直是国家和香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中之重,国家和香港特区政府也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好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曾在研究生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的施莹表示,“身为在内地长大的孩子,我一直认为,香港同龄人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资源比我们好太多。直到来到香港,并有幸从事传媒工作,接触了香港本地青少年之后,我才明白,香港青年人也面临着很重的生活压力。”
在施莹看来,加强国情教育已成为香港教育和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加强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更是促进香港社会“人心回归”的重要一环。她认为,《蓝图》中关于港人首次置业项目及“青年宿舍计划”“优化青年福利服务”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年的生活压力,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促进“人心回归”。施莹表示,《蓝图》中提及加强青年参与公共事务、加强与青年沟通平台及推动青年参与义务工作等,这些都为青年学习、了解社会运作、实践、参与社会决策,体会承担社会责任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从而可以锻炼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作为一名传媒工作者,施莹在香港工作已经四年多了,参与策划、组织了很多青少年相关的工作。在工作中,每每看到香港青少年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对国家文化、经济发展的赞许与认可,对国情知识的求知若渴,对国家大事表现出的关心与热忱,都会感受到青年工作的重要性与使命感。“本次《蓝图》的提出可以看出香港特区政府对青年发展的规划更加清晰,值得期待。也为我未来的工作开展鼓舞了士气、提供了方向。”她说,自己也会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参与更多青年工作,为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提供有益的服务,为培育青年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有正向思维的新一代贡献微薄的“传媒力量”。
(记者 李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