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08版:公告·文明专刊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时: 每个人都应具备时间意识

我说文明

前些天,与几个朋友在一起泡茶聊天,谈到“守时”的话题。有几位朋友在经营公司,他们说很多年轻人现在对时间的观念太过模糊。言下之意不太守时。

蔡先生经营一家电商培训公司,经常会有刚入行的年轻人上门讨教取经,希望能从他身上多获取些销售运营经验。他说,按理说这样的拜访对方应该更加积极,但实际上有的年轻人约好了时间却迟到,虽然仅是十多分钟,至多半个小时,但这样的行为仍让人觉得有失礼貌尊重。“如果连最基本的‘守时’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生意,有什么诚信可言。”蔡先生说。

的确,“守时”表达的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人际交往和谐关系的基础。在初次与人打交道时,判断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守时,特别是一些商务方面的会晤,如果你不守时,别人会对你做出负面的评价,而守时的人,不需要他自我介绍,别人也会对他有好的印象。所谓“守时”,时间界限应该是最后的临界点,可以提前,却不能延后。

现实生活中,很多场合需要大家“守时”。比如:外出旅游,导游往往会告知游客几点在指定的地点集合,可有的游客却只顾自己玩得开心,结果“忘乎所以”,让大家等候他们,不但耽误了去下一个景点,而且扫了其他游客的“兴”。

“守时”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如果我们经常迟到或者不守时,影响的是自己的形象和信誉。(石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