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以花传情、以花言志,花就像人一样,每一种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或热烈奔放,或清幽高洁。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花有了深刻的解读。
为了寻找花卉背后的中国文化故事,了解古人的审美意趣和生活情怀,《你好,中国花语》一书的两位作者历时两年多,翻阅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参考古籍对花的阐释,从《百花诗笺谱》中选取九十种花,辅以关于花的诗文解读,让诗意在书页间绽放。
《你好,中国花语》主要参考了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汪灏汇编的《广群芳谱》,清代陈溟子的《花镜》,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以及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中对花的阐释,从而了解古人的花语评定。
比如我们常见的迎春花,古人叫它“金腰带”,当其他花还在沉睡之时,只有它最早苏醒,装点春天的景致,所以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同时也寓意前途光明。芍药是恋人分别时赠送的信物,蕴含思念牵挂、离别不舍的含义。鸢尾花开时形态优美、轻灵飘逸,如同展翅的蝴蝶,象征至死不渝……
书中的花卉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划分,分别命名为春华、夏炽、秋实、冬雪。该书图文并茂,不仅能让《百花诗笺谱》这枚“沧海遗珠”被更多人看见,近距离感受古人在笺谱上登峰造极的造诣,还能借助中国花语了解每种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
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总结了中国节庆习俗的花语表。比如在春节,可在家中摆放水仙、南天竹、蜡梅等。其中,水仙寓意美满祥和、阖家团圆,南天竹寓意家族兴旺、子孙满堂,蜡梅寓意坚毅高洁、淡雅不俗。浪漫唯美的中国花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与智慧。(水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