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立足于非遗保护做了大量工作,非遗文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条件所限,在传承发展上还有一定空间。民革石狮总支部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加强非遗传承和发展。
从非遗挖掘保护传承方面来看,非遗凝结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集中体现地域发展的传统特色,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受到冲击,在挖掘深度、传承广度、保护力度上面临巨大挑战。只有走进田野地头,深入整理挖掘才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只有守住源头,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从非遗发展方面看,国家级非遗项目大都在基层,在田间地头,在推介范围、宣传力度上存在一定局限性,阻碍了外界对非遗项目的认识、了解。民革石狮总支部建议,将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项目课题,进行系统挖掘、系统包装、系统传承和推广。比如鼓励专业院团以非遗项目为素材,编排精品节目,在大型演出中展示非遗文化魅力,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通过市级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模式,让非遗文化“火”起来;推动非遗进高校,以高校为平台进行推介,激发我市非遗薪火相传的新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传承非遗,让非遗文化“燃”起来。
从基层文化设施方面看,基层文化设施需加强配备,基层业务人员也需加强培育。因而,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村级文化站点、文化大院建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进,吸引更多年轻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通过培训发展,壮大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实现非遗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加大推广力度,形成非遗立体传承氛围。(记者 谢艳 通讯员 上官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