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5版:网事·镇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警惕“AI换脸” 背后的法律风险

经常在手机上某短视频平台追剧的市民孙女士,最近迷上了“AI换脸”短视频作品创作,并且吸引了近千位粉丝关注点赞。在她的介绍中,操作方法“很简单”——下载一个“AI换脸”App软件,选定好影视素材作品,就可以将自己的脸部照片替换为影视作品中自己喜欢的角色。“看着自己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身边朋友都感觉很有趣。”

事实上,“AI换脸”走红网络已有一段时日。如今,无论是在手机应用商城还是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都能看到不少提供“AI换脸”服务的App和小程序。由于“AI换脸”操作方式相对简单,几乎任何人只需一张照片和一段视频,都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然而正是如此,也让不少网友对“AI换脸”趣味性背后暗藏的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表露担忧。

比如最近,凭借洗脑儿歌“挖呀挖”,教音乐的武汉幼师黄老师走红网络,相关话题和争议仍在持续。与此同时,所谓“黄老师真实素颜照”也在网络热传,因为与黄老师走红的视频照片差距过大,引发网友热议。在黄老师相关短视频账号里,出镜的她在带小朋友唱歌时,面带微笑,长相甜美,被许多网友喜欢。而网传所谓的“黄老师真实素颜照”,其面部表情僵硬,与短视频中的黄老师差距甚大,让不少网友大跌眼镜。也有网友称,所谓“黄老师真实素颜照”,其实是AI人工智能换脸。而某短视频平台内搜索“换脸”,很容易找到利用明星肖像换脸的视频,甚至部分网友还会利用明星肖像换脸剪辑制作成各种恶搞短视频的明星人物作品,并且收获大量转发点赞。有网友留言中指出,“随意使用他人头像,并且发布恶意丑化他人形象的作品,小心吃官司。”

有法律人士指出,“AI换脸”属于深度合成技术,随意使用可能有肖像权和名誉权侵权的风险。若有视频创造者发现自己的视频被“AI换脸”App运营商盗用,视频所有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方式要求运营商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王国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