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灵秀镇创新人大代表履职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建学生与代表“零距离”沟通载体——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在学生心中根植

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


怎么让中学生更加直观体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含义,增进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和政治认同?在思政课上,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的蔡奕璋同学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学生走出去、代表请进来的“双向奔赴”,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可感知。他的这一好建议很快得到了灵秀镇人大主席团的反馈。5月19日,灵秀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专门接待了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的同学们;5月22日,灵秀镇再次组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走进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增进学生对人大工作的认识,更好涵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民生情怀。

学生走出去 感受代表履职风采

“秋红代表,平时咱们人大代表是怎么履职的?”“根据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安排,我们会轮流到镇人大代表活动室值班,倾听群众的心声诉求、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一些简单的、能现场答复的就现场解答,无法立即解决的我们会做好解释和登记,并及时向上反馈,转交相关单位办理。”

5月19日,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的邱博烨、王嘉琪等12名同学模拟组成调研小组,前往灵秀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详细了解人大代表日常履职情况。轮值的市人大代表吴秋红结合自身履职内容,重点从接待群众、收集民意、诉求反馈及流程步骤等方面,为同学们作了细致讲解。

“通过走出课堂、体验代表工作,既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拓宽了我们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渠道,增进对‘人大代表为人民’理念的直观认知。”在22日的调研结果分享会上,王嘉琪同学坦言。

代表进课堂 丰富联系群众渠道

5月22日上午,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王棹老师的一堂政治公开课,除了校领导和有关科任老师旁听,灵秀镇人大主席施正极和其他4位市、镇人大代表也走进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有关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组成、性质、地位和职权等知识。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授课中,王棹老师有针对性地结合石狮人大行使职权的实例,以生动、易懂的形式让同学们掌握有关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理论。

而人大代表在最后环节面对面回答学生提问,让这堂主题课更加接地气。“请问我们灵秀镇有多少人大代表?平时如何才能找到代表反映诉求呢?”对于初二三班郭炜杰同学的这一提问,施正极详细认真给予了答复。

目前,除了线下在镇、村及“党建+”邻里中心等设置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工作室,灵秀镇还依托镇微信公众号开发了线上“选民说”小程序,“就是为了在信息时代让大家更方便反映诉求,同学们有意见也可以随时线上反映,我们会及时进行反馈。”施正极说,人大代表走进课堂和学生沟通交流,不仅让学生对人大代表和代表履职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也丰富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有助于促进青少年更多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成为深度参与者和生动宣传员。

(记者 康清辉 通讯员 庄惠萍)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