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江海上泼水节文化公园 台湾海峡,鹿港与蚶江,隔海相望,而又紧密相连。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在此延续百年,如今,这里又有一艘“船”即将启航。 作为石狮滨海交通景观廊道的重要组成,锦江外线全线建成通车,成为国道G228线石狮段的亮丽一笔。蚶江镇结合镇情实际全力做好“游在石狮”文章,在锦江外线后垵澳段闽南对渡文化馆原址及周边规划建设面积900多平方米的蚶江海上泼水节文化公园,用于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开幕式表演及游客观赏海景,全面提升对渡文化节活动的层次。 该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推动蚶江海上泼水节办成常态化的旅游文化项目,为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打造成石狮的文旅特色品牌乃至闽南文化旅游精品奠定基础。
福船制作 “福船”又称福建船,是我国三大古船型之一,以泉州船为代表。“福船”彰显着历史上我国木质帆船的制作技术,虽然现在木质“福船”被大型铁壳轮船所取代,但是匠人们把它们变成缩小版的古船模,使这门珍贵手工艺完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福船古船模制作技艺是石狮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狮人蔡国栋、蔡立新父子被列为该项目的传承人。 数千年前,一艘艘载满丝绸、茶叶、香料的航船从泉州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航船就是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舶”“中国古代四大名船”之一的福船。福船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更是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仿古帆船 一湾海峡连两岸,海西海东是一家。在海峡两边的闽台先民,特别是以海为家、自古“耕海牧渔”的渔民是怎样生活的?100多年前的渔船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独特的渔文化?这在由老渔民自发筹建的石狮弘洋渔文化馆里都能找到答案。而由渔文化馆修建的仿古帆船正在整修,准备再次下水,将再现“渔歌唱晚”的场景。
百舸千帆 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石狮市730艘捕捞渔船和辅助船开始伏季休渔。作为渔业强市,石狮渔船从小舢板走到现在百舸千帆,向世人展示石狮人“拼出一片天”的气概。
大港大船 荣光传续已千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的重要门户,早在唐朝时期,石湖的林銮古渡已见证梯航万国、客商云集的繁荣景象。而今,搭乘“一带一路”春风,抢抓RCEP发展机遇,石狮主动融入“丝路海运”,推动古港重振雄风。昔日舳舻千里的石湖码头,如今已成为石狮声名远扬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一千多年海上贸易之路的丰富积淀,让一公里外的现代石湖港迅速崛起。
石狮军事公园 游客服务中心 以轮船为造型的军事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了! 据悉,这一游客服务中心位于临海的蓝白色瞭望台边,总建筑面积575.5平方米,一层计划设置为门厅、医务室、淋浴间、办公室等,二层则设计为休闲区。项目启用后,可提升公园的综合服务功能,其造型本身也成为公园的一景。
古浮“网红船” 来滨海城市石狮,得看一下一望无际的大海,要是能够上船,近距离感受海的魅力,更是惬意,要实现这个愿望,那就期待祥芝古浮的“网红船”的正式亮相吧。停泊在古浮湾的“网红船”,通过对船身主体“美颜”一番,且对甲板进行翻修,如今废旧渔船换了新颜,焕然新生,将成为古浮湾的“靓仔”,迎接八方来客登船打卡。
千百年来,滨海城市石狮靠海而生,向海而行,船就成了承载石狮人赚取财富的工具,不管是从捕捞生产所用的木帆船演变成现在的钢质大船,还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林銮渡走出去的商船,石狮的船历经千百年越造越大,展现的是披荆斩棘的气魄,传承下来的是石狮人“爱拼敢赢”的那股劲。本期,让我们看看石狮的那些“船”承。
邱育钦/文 颜华杰 李荣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