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就是要防病于未然,为居民健康建立起“第一道屏障”。今年来,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签而有约”、孕产妇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将卫生健康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一件件暖心实事,不断增强群众就医满意度和健康获得感。
暖心守护 陪患者走完最后一程
“谢谢你们,在母亲的最后一段时光尽心尽力,提供各种帮助,让她走得不那么痛苦!”忙完蔡奶奶的葬礼,家属们专程为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来锦旗,以表感谢。
年逾92岁的蔡奶奶是灵秀镇居民,因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长期失能卧床,需要家属照顾。前阵子,蔡奶奶感染病毒,症状明显,病情危急,出门就医十分不便,这让家属焦急万分,不得已向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求助。获悉情况后,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安排家庭医生先行入户,查看蔡奶奶的情况。
由于蔡奶奶年事已高且家属们住院照料极为不便,在与家属们充分沟通并进行评估后,家庭医生迅速为蔡奶奶办理“家庭病床”,由家庭医生团队上门为其诊疗。
“蔡奶奶行动不便,基础疾病较多,病情比较复杂,治疗方案需要慎之又慎。”家庭医生洪健表示,“这样的情况下,向上转诊并不实际,我们就联合上级医院的下沉专家,一同为蔡奶奶进行一站式的诊疗。”
洪健口中的下沉专家,正是从石狮市总医院下沉到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住院病房双科主任、擅长呼吸内科相关疾病诊治的主治医师夏小娇。
今年6月初,石狮市总医院于全市各基层分院设置联合智慧病房,由总医院临床科室业务骨干下沉基层分院,担任联合智慧病房双科主任,承担联合查房和诊疗工作,从病床管理、业务知识、康复技能、营养指导等方面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业务培训。一同下沉的还有总医院的高学历人才、骨干护士和信息科中坚力量。
“蔡奶奶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时,家庭医生团队第一时间向双科主任夏小娇汇报蔡奶奶的病情,后夏小娇通过远程会诊及时介入,为蔡奶奶制定了治疗方案。我们家庭医生则每天上门,为蔡奶奶进行治疗,观察她的病情,再反馈给夏主任,由她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案。”洪健表示。
这一“家庭医生”与“智慧病房”的无缝衔接,让市、镇两级的医疗救治资源得以第一时间下沉;“家庭病床”的设置,也让蔡奶奶在家中得到及时的诊疗。
“这次动用了这么多医生护士,真的非常暖心,十分感动。”蔡奶奶的家属表示,“医护人员非常负责,每天上门巡诊、检查、输液、吸氧,指导我们进行护理。可以说,在家里接受治疗和跑去上级医院没有什么差别。尽管最后无力回天,但是这一阶段医生护士们一直在为我们想办法,提供各种帮助。最重要的是,让母亲在家里安详地走完了最后一程,减少了母亲往返大医院奔波折腾的痛苦。”
据了解,这既是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首张“家庭病床”,也是该中心开设智慧病房以来,市镇两级医疗机构联手救治病患的首起案例。
倾听心声
“家门口”开设产后盆底康复
“从灵秀专门跑到上级医院去做产后康复,远了点”“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能开设盆底康复的项目,方便一下我们”……对于灵秀辖区的妇女群众来说,期盼已久的产后康复项目,近期将正式落地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后,无需舍近求远,在“家门口”也能就近接受盆底肌修复。
抓住群众日常关注的“关键小事”,才能抓住大民生的切入点。今年来,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辖区女性需求较多的产后康复领域,补短板、填空白,正式启动盆底康复项目。
此前,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为辖区妇女提供从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健康管理以及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多项免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此番服务链条再延长,意味着,该中心逐渐形成从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盆底功能筛查、疾病诊断再到产后康复、运动指导等一站式的服务。这也是为数不多在“盆底康复”领域发力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女性面临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越来越多。为了改善女性盆底健康,解决更多女性的生育顾虑,也利于生育政策的实施,我们将盆底康复作为一项新的服务面向辖区女性开放。”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施栋栋表示。
“相对于产前筛查,产后康复这几年在公众心中的意识逐渐加强。有些人在产前就很主动地咨询,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仍然认为,生完孩子顺利出院,生娃这件事情基本就算完成了。但其实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对女性的盆底组织造成损伤,如果恢复不好,往往会导致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和慢性盆腔疼痛等疾病的发生。”该中心妇科医生佘龙女表示。
“事实上,产后42天到产后半年之内,是盆底康复的黄金期,所以我们在产妇的产检期间,就会及时宣教,鼓励她们及早筛查,及早干预。”佘龙女表示。目前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引入高端的盆底康复治疗仪设备,下一步,该中心将通过设备治疗并配合手法、运动训练等方式,为广大女性提供盆底康复及产后相关疾病的诊疗服务。
不过,盆底康复专业性较强,人才是关键。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选派医生前往国家级盆底健康医学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也是福建省内首批教学基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学习。“我们不是安排护士而是安排医生介入盆底康复工作,是因为产妇的产检工作一般由医生全程对接,她们对产妇身体情况较为熟悉,产后仍然由她们为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有利于在熟悉情况的条件下,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治疗。”
截至目前,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接到辖区不少妇女关于产后盆底康复项目的预约,该中心也将在有关准备完成之后正式为群众提供服务。
(记者 谢艳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