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是城市综合治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关乎居民幸福指数的民生问题。垃圾处理的方式方法反映城市治理文明的高度。位于锦尚镇的石狮市鸿峰环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全省首家垃圾焚烧处理热电联供企业,在垃圾处置、节能环保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这里每天焚烧来自整个石狮和部分泉州辖区的垃圾量超过1200吨,可产出电能超50万度。由于垃圾焚烧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这里的员工分成四个班组,每天三班倒。每个班组都有一位值长负责整个生产环节安全巡查,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设备平稳运营。6月27日,我们走进这家企业,跟随当天白班值长刘先涌的脚步,看一看石狮垃圾处理中的“诀窍”。
上午7时45分,刘先涌来到交接班室,组织召开班前工作例会。8时,刘先涌来到集中控制室,查看运行日志,通过墙壁上一块巨型电子屏幕,详细查看垃圾焚烧炉、发电设施、渗滤液以及废气处理等各环节实时情况。尤其两个垃圾焚烧炉内的画面最为醒目。每个炉都安装有两个摄像头和多种检测设备。工作人员会根据焚烧炉内主汽流量、主汽温度、炉膛负压以及给水流量等监测数据,进行远程电脑操控,确保焚烧炉内的温度控制在850℃以上,以及各项烟气指标合格排放。
9时,不少垃圾运输车辆陆续进场卸料。刘先涌来到卸料大厅,查看现场保洁情况。随着垃圾倾倒入卸料口,保洁人员马上围绕卸料区域开展清扫,确保地面整洁。
10时,刘先涌乘坐电梯直达位于8楼的垃圾吊控制室。透过宽厚通透的玻璃幕墙,深达30多米的垃圾料坑尽收眼底。一位女操作员正在通过手中的控制器,熟练地操作重量近10吨的巨型抓手,将垃圾料坑的垃圾进行转移吊运。“为了保证垃圾燃烧热值,所有垃圾都需要经过一周左右的堆放进行厌氧发酵和脱水,才能进行焚烧环节。”刘先涌解释说,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会在厂内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环保标准后,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时垃圾堆放环节产生的气体,会通过排风通道输送到焚烧炉作为助燃空气,焚烧后的废气体则要经过脱硫脱酸、活性炭吸附重金属以及除尘等多个环节,确保最终排放出的气体完全符合环保标准,无毒无害无异味。针对每一个环节,刘先涌要深入各个车间,有时需要爬上四五层楼高度,与现场负责同事了解情况。
14时,刘先涌来到汽轮机房,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继而带动发电机工作,才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在刘先涌看来,汽轮机是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实现变废为“宝”的重要环节之一。产生的电能经过厂区配电房升压到35kv,就可以上传到电网,输送给千家万户。
垃圾整车进入厂区,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符合环保标准的水和空气,剩下的炉渣也有妙用。15时,刘先涌来到炉渣池,查看炉渣情况。“根据全年垃圾处理量和炉渣产出量计算,平均每吨垃圾焚烧后可产生大约200千克炉渣。所有炉渣转运到再生能源公司,或用来提取有价值金属,或成为城市建设材料。”16时,刘先涌回到集中控制室,填好当班运行日志,准备给下一个班组做好工作交接。
在不少人看来,垃圾焚烧发电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终结者”。在做好这份职责的同时,刘先涌表示:“尽管石狮已经有多种垃圾变废为‘宝’的治理方法和成功经验,但是消除垃圾还需要每个市民朋友积极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认真践行垃圾分类,形成全社会垃圾治理合力,共同守护好美好的生活家园。”(王国良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