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02版:夕阳红·一天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闷热三伏天 老年人应该注意啥

建议:控制好室内温度、适当饮用淡盐水……

当前节气已进入三伏天的中伏期,闷热的环境下,十分容易中暑,而老年人最容易被中暑“盯上”。近日,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在闷热的三伏天里,一些老年朋友由于没有做好防暑降温、生活节俭不开空调等,出现了中暑的症状。

1 做完艾灸怕受风 穿不透风衣中暑

年过六旬的李阿姨平时有腰疼、肩颈疼的老毛病,为此,她经常会到家附近的针灸按摩店做艾灸治疗。由于担心艾灸结束后身体受风,影响治疗效果,李阿姨每天出门艾灸前都会穿上一件不透风的外套。几天前,李阿姨穿上外套后,就步行前往按摩店进行艾灸。艾灸结束后,她又跟店员聊了一会儿,临近中午时分才准备回家。由于当时的气温较高又闷热,再加上李阿姨穿的外套不透风,刚到家门口她突然感到眼前一阵发黑,便晕了过去。所幸的是,当时老伴正巧替她开门,便一把扶住了她。当时的李阿姨脸色苍白,全身一直在冒汗。有一定中医经络养生经验的老伴立即为她脱下外套,并通过刮痧的手段,在李阿姨手、背等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为她疏通经络,缓解不适感。

无独有偶,家住长福社区的黄阿姨,于7月20日上午买完菜回家后,突然感到头晕、恶心,便回到房间休息。黄阿姨的儿女向记者透露,母亲患有哮喘,加上平时生活节俭,所以在家很少开空调,实在热得不行,才勉强开开风扇降降温。当天晚上,儿女们得知黄阿姨中暑的消息后,便商议着这个暑期要将父母接到自己家中照顾,防止中暑的情况再次发生。

2 家有老人突然中暑 该怎么办?

面对家中老人中暑的症状时,家属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为此,记者向市总医院急诊科医生进行咨询。医生指出,如果老年人出现胸闷、体温升高、皮肤干热等症状,需要及时把老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还要把老人的头部抬高、解开衣裤,使身体快速散热。有条件的家属还可以将冰毛巾、冰袋置于老人的头部、腋窝以及大腿根等处,再将老人的身体浸泡在18℃—40℃的水中并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如果老人症状较重,需要及时拨打120。

据悉,进入三伏天后,市总医院急诊科已接收了多例中暑的老年患者。医生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三伏天的天气闷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年群体,如果长时间待在闷热的环境下易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医生建议老年朋友将室温控制在26℃左右,平时适当饮用淡盐水。家属要注意随时测量老年人体温,如发现有发热、意识不清、心慌等症状,要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3 三伏天晒背 老人要谨防中暑

听闻三伏天晒背不仅能驱寒保暖,还能缓解抑郁、改善体质与肤色。不少中老年人也跟风晒背,结果中暑了。自称是养生达人的蔡阿姨在自家阳台晒了一次背后,结果当天就中暑了。

一位医生朋友告诉记者,三伏天适当晒背的确有养阳功效,但操作不当,很容易晒伤甚至中暑。他还特别指出,“三高”患者、紫外线过敏者、年老体虚者、孕妇和阳盛体质者(表现为形体壮实、精神饱满、声高气粗、面赤心烦、喜凉怕热)均不建议晒背。此外,晒背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选择在早晨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晒一晒,时长以15—20分钟为宜。晒背时还需注意用帽子遮挡头部,以免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晒背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水分,晒完后可在阴凉处及时换下汗湿的衣服,切不可立即饮用冰饮、吹空调。

(记者 刘晓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