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第十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泼水节,在蚶江后垵澳古渡口隆重举办。除了热闹的民俗盛会,现场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轮船造型的主舞台。台北市私立华冈艺术学校参访团执行长蔡崇熙直言“这是对这场活动的最好献礼!”
大家看见的,是船形表演舞台的精彩亮相;看不见的,是许多人为推动这个项目赶在端午前完工的辛劳付出。从前期设计方案的数易其稿,到打动闽台对渡文化交流协会同意闽台对渡文化馆拆迁;从督促村里动工建设主体结构,到协调国投集团完成最终的装修工程,蚶江镇副镇长留锦章全程参与,“一条龙”服务到底。
“往年快到端午,都要临时搭个表演舞台,费力又耗成本。”留锦章说,锦江外线建成后,为提升对渡文化节活动层次,市里决定对闽台对渡文化馆进行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设固定式的舞台,日常兼为游客观海赏景的打卡点。“既要考虑动迁方的需求,又要方便办活动,还得有助于海岸带提升,单设计稿就不知改了多少遍。”留锦章回忆,经各方多轮碰撞,最终确定了上下层式的船形观海平台方案,并得到协会的支持。做通了最难的思想动员工作,完成拆迁后,建设马上按下“加速键”。“今年春节前,总建筑面积超900㎡的结构主体建成,节后马上有序进行内外装修,并赶在端午前完工投用。”
项目建设,做好征迁、保障用地是基础。而这块“硬骨头”,都要属地乡镇“啃下”。在做群众工作方面,留锦章是一把好手。较之船形观海平台,用时2个月顺利完成福建技师学院蚶江校区扩建项目动迁工作,更是创下了蚶江动迁新速度。“整个征迁工程涉及到12栋民房、20多亩建设用地和30多亩安置区用地,其中还有不少地块存在历史遗留的矛盾纠纷,推进的难度和阻力都很大。”留锦章说。于是,自去年8月份启动征迁工作以来,留锦章带着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基本保持“5+2”“白+黑”的工作状态,既向村民宣讲项目建设对教育事业、产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也及时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分门别类推进化解相关地块的历史遗留问题,最终仅用时2个月便完成了征迁工作,确保学校扩建工程有序推进。
此外,在留锦章的主导下,蚶江智能制造产业园也如期完成了242.9亩的征地工作。他还主动协调解决汇星机械、百川纺织等重点企业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助推蚶江镇在“5510”项目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不断漂亮交卷。(记者 康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