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百元的汽车美容套餐,团购价9.9元”“美食团购原价378元,现价只需168元”……有多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近期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频频刷到商家的超低价团购活动,且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远低于正常市场价,让人十分心动。然而,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疑惑,这种超低价团购,究竟靠不靠谱?
低价团购盛行
每逢周末,市民蔡女士都会和朋友约着一起外出吃饭。最近,蔡女士发现,自己常去的一家餐厅在短视频平台上做团购活动,相当于菜金打六折。蔡女士当即下单,她说:“平时两个人一顿饭要花近200元,团购之后只需不到120元,特别划算。”
“现在只要是需要花钱的地方,都会第一时间上短视频平台搜索,经常能发现商家开展团购活动,能省不少钱!”市民施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线上营销日趋火热。不少商家为了引流和提高曝光度,开始借助各大互联网平台开展营销,投放各种促销活动,“一般来说,团购价会比平时便宜许多。比如某品牌抽纸,原价10块钱一包,而团购价甚至能低至5元一包,相当于打五折。”
价廉并不一定物美
记者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团购网站搜索发现,各种不同种类的团购五花八门,餐饮、娱乐、旅游等应有尽有。在宣传上,有的突出商品质量,有的主打服务到位,有的强调环境优美,但各种团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有的甚至远低于正常市场价。
然而,对于超低价团购,也有一些消费者持谨慎态度。市民杨先生买过多次餐饮团购券,他说:“超低价团购经常有各种限制,比如节假日不能用,有些还会限制用餐时间。同时,餐饮商家若是打折的话,七八折还能理解。但有些商家甚至打到三四折,这么低的价格,明摆着商家要亏本,很难不令人怀疑里面存在猫腻。比如照片与实物不相符、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或者存在如调料费、纸巾费、茶水费等隐形费用。”
市民张先生也向记者反映了近期其经历的一件事。他说:“前段时间,在某平台团购了张9.9元的汽车美容套餐。商家宣称套餐实际价值一百元,包含洗车、养护、检测等多项服务。但当我到店使用的时候,商家却拼命向我推销另一款高价套餐。我不愿购买,商家就随便将车子用水冲洗了一下,承诺的其他项目也以工人没空为由,没再进行。”
不要盲目追求低价
“商家不会一直做亏本买卖。消费者要保持理性,不盲目追求低价,才能在享受实惠的同时,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业内人士提醒,“团购”这种模式在国内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其特点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商家提高销量、增加流量,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实惠。“然而,也不乏一些价格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促销,看似让利消费者,实则‘放长线钓大鱼’,对此消费者要警惕。”业内人士说。
业内人士建议,在选择低价团购时,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良好口碑、有正规资质的团购平台,可以降低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在购买超低价团购产品时,务必确认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以免购买到劣质产品;在购买超低价团购产品时,可以通过查看商家的评价、信誉等信息,了解商家的实力和信誉,以降低购买风险;应谨慎参与超低价团购,虽然超低价团购有时候确实能带来一定的实惠,但消费者在参与时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购买到不需要的商品。(记者 林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