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石狮市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本报讯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起诉破坏生态资源刑事案件8件38人,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6份……”这组数据,记录了2023年以来石狮市检察院在守护群众美好生活方面的努力。近年来,石狮市检察院综合运用诉前磋商、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等方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助力生态石狮建设。

多方协作

凝聚保护合力

时至8月,石狮峡谷旅游路的小栗喉蜂虎已陆续出巢。这群有着“中国最美小鸟”之称的初生小鸟,将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飞行、着陆、觅食等各项技能。

2022年5月,栗喉蜂虎首次光临石狮筑巢安家,然而却有游客闯入搭建观鸟棚,近距离观鸟,影响其繁衍生息。针对栗喉蜂虎栖息地遭受侵扰问题,石狮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公益诉讼观察员、观鸟学会专业人士等召开圆桌会议,共商保护措施,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巡逻,拆除观鸟掩体,劝离观鸟人士30余人。

今年5月,随着栗喉蜂虎的再次造访,石狮市检察院联合石狮市自然资源局、永宁镇人民政府,在石狮市永宁镇后杆柄村开展野生动物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对栗喉蜂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栖息地遭受侵扰问题进行回头看,邀请人大代表、公益诉讼观察员、观鸟学会专业人士到现场观看成效,确保栗喉蜂虎物种栖息安全。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新生的小栗喉蜂虎们已顺利出巢,并在8月南下迁徙。

数字加“码”

释放公益诉讼潜能

起飞,升空,拍照取证……在石狮的一条河道旁,检察官和石狮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一起操作无人机,对河流的水质、水域环境情况进行高空检查。

为加强河湖环境监督检查,推动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近年来,石狮市人民检察院与石狮市河长办加强协作配合,开展“一周一巡河”,通过实地查看和无人机拍摄方式,对全市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等工作进行仔细检查。针对侵占河道规划岸线、污水排放、有害水生植物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书18份,已全部反馈并落实整改。

数字赋能生态检察不止于此。近年来,石狮市检察院依托数智检察建设,建成全市首家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有效破解公益诉讼工作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医保基金支付领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石狮市检察院始终坚持“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定位,持续用心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探索创新

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外出就餐时,你是否注意到餐饮店公示的健康证信息?为摸清本市餐饮店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石狮市检察院多次组织干警走访客流量较大的餐饮店,发现有的餐饮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有的未按规定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从业人员健康证,有的餐饮店公示的健康证已经过期。同时,他们以外卖商家为切口,利用技术手段对手机外卖App进行集中查询,全面排查辖区入驻“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餐饮商家,发现部分商家存在网络餐饮服务商超范围经营、未建立食品安全档案、许可证过期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石狮市检察院向主管单位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开展健康证、外卖商家等专项检查整治,督促42家餐饮店、外卖商家整改,给予警告21家,抄告第三方平台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25家,让群众吃得更放心。

同时,石狮市检察院依托“两法衔接”平台,建立食品药品刑事案件判决后刑行衔接机制,及时建议主管部门对7名食品安全犯罪人员列入食品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并予以公示,强化信用监管。

(记者 郑秋玉 通讯员 陈双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