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 卢伯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的前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进行转移。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与陕甘晋银行合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
一、红军长征途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博古、李德指挥中央红军匆促撤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总行毛泽民等14人和财政部一起被编为中央军委直属纵队第十五大队,袁福清任大队长,毛泽民任政委,曹菊如任支部书记,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成功强渡乌江,占领遵义,长征开始三个月以来第一次有了难得休整的机会。1935年1月,国家银行在遵义开业,以银元和紧缺的大量食盐为保证,发行以银元为本位、与银元一比一兑换的银币券纸币,俗称“红军票”,面值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五种。银币券上均有毛泽民亲笔签名。为方便群众随时购买急需物资和纸币兑换,国家银行特设立临时物资供应处和货币兑换处,极大增强了群众对党和红军的认同和信任(图1)。
由于毛泽民快速组织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在市面上将大批食盐以低价卖给遵义群众,但规定只收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红军票”。1斤盐在红军未到来前价格为1块银元,而1元“红军票”可买到7斤食盐,国家银行还以高价“红军票”收购群众手中的生活用品,当地民众都乐意卖出自己的物品兑换“红军票”,再用“红军票”去购买食盐,使“红军票”深深赢得民心,在遵义短短十二天中顺利流通。
二、党史上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图2)之后,中共中央决定与川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接到转移的命令后,开始收回发行的“红军票”,连夜贴出布告,通知群众到指定地点兑换银元。部队撤离前一天,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在闹市区摆上银元及布匹、粮食、食盐等货物,通宵达旦让群众兑换或选购。
三、组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
1935年,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随长征队伍挺进云南,强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1月到达长征的最后目的地陕北瓦窑堡。
1.国家银行到达陕北后,相继更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5年11月下旬在瓦窑堡,国家银行总行与陕甘晋苏维埃银行合并,改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毛泽民改任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央财政部部长林伯渠兼任国家银行西北分行行长,曹菊如任副行长,李青萍负责管库工作,张定繁任稽核科科长,贺子珍为印刷所所长。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讨论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提出把“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7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随中央领导机关迁至保安,改称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迁驻延安。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随迁延安。
2.发行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不同于蒋介石南京政府法币改革,服务于四大家族,公器私用;不同于蒋介石南京政府货币发行绑定外汇储备,出让金融主权;不同于蒋介石南京政府明火执仗地滥发法币,反复欺骗和剥削群众、蔑视和践踏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广大工农群众利益的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在陕北坚持以充实发行基金作准备发行货币,以苏区经济流通与人民群众生活便利所需供应货币,针对国民党政府在全国搜刮白银的“废两改元”改革,及时向群众布告宣传,保存现金以防国民党政府没收,赤白贸易往来可以物易物,采取种种举措应对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与法币改革的巧取豪夺,保护苏区人民群众利益,防止白银外流,发展根据地经济。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纸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成立后,发行面额有一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二元、五元等纸币和布币(图3、图4)。西北分行除发行货币外,还积极开展存贷款业务和代理金库业务,存款细分定期存款、往来存款、特别往来存款等,存款财政制度统一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单位的一切款项收支往来均纳入金库,财政收入成为银行存款主要资金来源。为支持根据地经济发展,西北分行还积极向农民、小商贩以及合作社等发放贷款。中央西北办事处财政部直属金库,也称“苏维埃国库”,交由银行代理。1936年,先后建立陕北金库及所属各县支库、陕甘省分库和陕甘宁省分库。各分支库均为独设或由其他单位代理业务。“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阶段,发行一元、二元两种面额纸币(图5、图6)。
这两种面额纸币发行背景,是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政方针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西北地区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1月25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发表,向全国人民表达红军将士愿“与任何抗日的武装队伍联合起来”“去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并愿为“全中国人民的抗日先锋”,票面主图均为“中国人民联合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振奋激昂场面,被收藏者称之为抗币(图7)。
在中国共产党一系列政策和红军英勇抗敌的精神感召下,东北军驻军与红军首先签订停战协定,并开通双方贸易市场,使用苏币,持法币须向苏维埃政府组织的票币兑换处兑换苏币后使用。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2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同年10月,为适应形势需要,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国家银行”名称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