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5版:精品赏析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一把清代黄花梨老秤 称量多少旧时光

这是一把制作于清同治九年(1870)的谷秤,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收藏。这把谷秤长约2米,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岁月里,不知称量过多少物品,可谓历尽沧桑。

此秤做工规整、制作精细,秤上的铜活、铁件、挂钩、提绳都保存完好。秤头上打有“协常利”的字样,这应该是一家贸易商行的名称。还打有“郑成兴”字样,这应该是制造这把谷秤的师傅的名字。

这把谷秤的秤杆上以金属镶嵌成小圆点状的花星,是用作计量称重的标志(刻度),叫秤星。相传,秤杆上刻的秤星对应着天上的星宿,据说最早鲁班发明的杆秤是依照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秤星,定13两为一斤。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始皇帝为了强化天下归心的局面,大力统一全中国的度量衡体系,于是添加“福、禄、寿”三颗星,将杆秤改16两为一斤,秤杆上16颗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所以16两秤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开始的。

关于十六金星秤,还有很多内在的寓意。在古代天文中,一般认为北斗七星主亡,而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仅仅是衡量物体的重量,更是用来衡量人心的。杆秤上的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不能黑心。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叫“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制作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杆秤上手提的绳纽叫做秤毫,意为明察秋毫,称东西时不能粗心大意。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不得缺斤短两。

这些都时刻警醒着人们要存有敬畏之心,不要昧着良心做事。不管是制作秤的人,还是使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由此来看,一把杆秤不只是工具,更代表人们对诚信的追求。

这把杆秤,历经久远岁月,至今保存完好,尚能使用,难能可贵,加之其用黄花梨制作而成,更显珍贵。

(尼松义 文/摄)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