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王重阳 左中仪
台湾著名文物鉴赏家王震球收藏有一件花鸟四条屏(见图),此画作为纸本设色,单幅纵131、横32.5厘米,为沪上画僧虚谷于光绪十八年(1892)所绘,保存上佳,已被《中国书画集锦》(2020年·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收录。
这件花鸟四条屏分别以仙鹤、金鱼、寒皋、松鼠为主题,勾勒出四幅蹊径别开、雅趣盎然的图案。
花鸟四条屏上面的题款分别为:壬辰六月觉非庵、紫阳山民、倦鹤、仿解弢馆。其落款与钤印皆为:虚谷(草体)、虚谷书画(朱文方章)和三十七峰草堂(朱文椭圆章)。
该作品的内涵丰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赏析。
这四幅条屏依次为:
《丹鹤红梅》:老树虬枝上点点红梅含苞欲放,天生傲骨娇而不艳;树下丹顶鹤呈缩头、藏颈、弓背状,挺立与蜷缩的两只肢爪刻画精准,俨然一位冷眼漠视、悠然自得的独行访客。
《紫绶金章》:枯藤旧枝与嫩黄茎叶形成反差,片片秋叶纹理细腻;纤细的水草间四尾金鱼逆流奋进,方形的鱼头和鱼眼与菱形的鱼身好似草草而就,却萌生出一种稚拙之美。
《秋菊双禽》:低矮的围栏中,朵朵黄菊傲霜竞放、枝枝细竹怡然挺立;一对寒皋从天速降,收翅、缩爪、尾翼后掠等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赋予画面强烈的动感,令人遐想联翩。
《松鼠嬉枝》:苍松挺拔、针叶茂盛,蓝宝石般的松果点缀其中;一只松鼠在枝间腾跃嬉戏,轻盈的体态、眯缝的细眼加上蓬松上扬的长尾、形象夸张的后肢令人叫绝,颇有昔日“扬州八怪”之一华喦(斋号:解弢馆)的遗风。
虚谷(1824—1896),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斋号觉非庵、三十七峰草堂,原籍安徽歙县,客居扬州,晚年寓居上海。他曾任清军三品参将,因不愿与太平军交战,故“意有感触,遂披缁入山”,成为一个“不礼佛,不茹素,惟以书画为娱、鬻画为生”的画坛奇僧,一如其自嘲曰:“闲时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
虚谷善画肖像、果蔬、花鸟、禽鱼和山水,尤以画金鱼、仙鹤、松鼠而著名,由于是中年后才专事画业,故其成名较晚,后卒于上海城西关帝庙,享年73岁。
有着“晚清画苑第一家”美誉的虚谷,与蒲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海上四杰”,因其画作常以一种清虚空灵、稚拙出奇的审美感受而闻名遐迩。
虚谷的画法受新安、扬州画派的影响,并融入海派绘画之精髓,不失传统而自成一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吴昌硕曾赞曰:“十指参成声香味,一拳打破去来今!”
虚谷的作品有一定的存世量。这件花鸟四条屏为虚谷晚年佳作,其超凡脱俗、出神入化的艺术造诣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