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7版:特展 上一版 下一版  

金坛三星村遗址特展亮相常州博物馆

330多件出土文物中不少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新石器时代带把徽号陶壶

新石器时代鹿角靴形器

新石器时代组合式陶豆

新石器时代石钺

新石器时代刻纹骨版

鸟形陶壶

新时期时代云雷纹陶豆

新石器时代玉璜

玉玦

玉玦

本报讯 日前,作为2023常州中吴文化艺术节的重点展览,“三星眩耀——金坛三星村遗址特展”亮相常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共展出文物330余件,包括珍贵文物89件,其中不乏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

据介绍,此次展览分为“融合·多元”“文明·寻踪”“启程·溯源”三个单元,从文化交汇下的独特性、文明发展中的创新性、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性等方面诠释三星村遗址在地域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地位。

常州金坛三星村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北望宁镇、南接太湖,地处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区域。遗址于1985年被发现,1993年至1998年历经六年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出土了在全国范围内罕见的文物,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据碳十四测定,三星村遗址距今约6500—5500年,时代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相当,其文化特征受到太湖流域、宁镇地区、江淮地区史前文化的影响,但自身特点亦十分鲜明。金坛三星村遗址是长江文化带上的重要史前遗址,是探索常州地区史前文明的重要节点,对进一步阐明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厘清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具有特殊意义。2023年4月,三星村遗址第二次主动性发掘启动,这次发掘将进一步究明三星村遗址全貌,阐明遗址内涵。

此次展览展出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藏三星村出土文物300余件,包括珍贵文物67件(套),其中不乏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它们开创了纹饰、形制和功用的先河,具有唯一性和首创性。

如展出的新石器时代云雷纹陶豆(国家一级文物),为泥质红陶,内外壁均经压磨抛光,外壁遍施红彩。刻印的云雷纹分四组等距排列,其中相对的一组刮去红色陶衣,与相邻一组形成对比和对称,构成“四组八个”的布局,可能表现了古人早期的“阴阳”和 “四方”观念,是国内目前所见云雷纹最早的例证。

展出的新石器时代刻纹骨版(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墓主人左侧胸部,共4片,均用大型哺乳动物长骨制成,呈扁平薄片状,经过打磨、抛光,正、背面刻有同心圆纹以及由凹点组成的线纹,设计巧妙,布局规整,为国内首见。

展出的新石器时代石钺(国家一级文物),是国内目前所见最早、最完整、最明确的礼器,由石钺、骨质钺瑁饰、牙质镦组成,中部木柄残缺,通长53厘米。石钺灰白色、近圆形,磨制而成,上有一双面钻孔。镦为牙质,磨光,体呈鼓状,上刻四组包括同心圆钻孔等纹饰,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枭(猫头鹰)。瑁为骨质,上面雕刻有凹弦纹和同心圆钻孔,纹饰众说纷纭,主要有鳄鱼、大雁、鱼、蚕之说。

同时还展出部分常州地域文明探源的成果,共展出常州出土的各历史时期文物精品3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2件(套)。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博物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常州市金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提供支持,展期至2024年1月1日。

(记者 王国良 通讯员 梁文杰)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