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永春文庙举办的“永春县非遗文物专题展——收藏家施政强文物精品系列文物(青花瓷)精品展”,一定会被那些古代瓷器上的诸多纹样所吸引,无不讲究纹必有意、意必吉祥。在历经文化变迁、岁月洗礼后,祖先们寄托在这些青花瓷上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吉祥的追求,透过那一笔一画的精心勾勒,在当下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绪。
本次展览是永春县非遗文物展览系列的又一个专题展,展出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施政强历年收藏的四十余件青花瓷,年代跨越清代至民国时期,题材涵盖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博古图、诗词等。自开展以来,就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收藏爱好者前往观摩,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各自的所观所思所想,感叹这些流传数百年的传统审美。
福建永春是中国原始青瓷的发祥地,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博物院联合泉州市博物馆、永春县博物馆对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的苦寨坑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50平方米,共出土了9条保存较好的龙窑遗迹和大量原始瓷器。经碳14年代测定,窑址距今3800年至3400年,相当于中原的夏代中期至商代中期,将中国烧制原始瓷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这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烧制原始瓷器的窑址。从那之后,永春境内窑火生生不息,蕴藉永春人民智慧的陶瓷烧制技术世代传承,留下了众多精美的传世之作。作为一名永春籍收藏家,施政强在慨叹家乡制瓷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之余,对产自永春的各类古陶瓷作品亦醉心不已,数十年来尽自己所能进行搜集和整理,他的每件藏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甚至是苦苦寻觅才得来的,而非简单的积累,实为难能可贵。
本次展览收官在即,但给观众留下诸多的“意犹未尽”。让更多的人保持对先人智慧的敬畏之心以及丰富对中国传统审美的想象力,或许就是举办这类展览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傅文忠 李自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