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它是一座朝气蓬勃、辉煌巨变的城市,它是万名侨亲的祖籍地。它,就是石狮起源地——凤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88年到2023年,35年发展变迁,年轻的城镇,在探索、徘徊、奋进中凝聚了太多的过往与回忆,光荣与梦想。
35载风雨沧桑,从量变累积到质变,今天的凤里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座座公园草木飘香,一个个社区富裕美丽……在这里,历史与现代辉映,产业与城市共融,活力与文明彰显,一座经济繁荣、活力开放、生活富裕的幸福之城傲然屹立,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着更加幸福的生活。
35年,建起一座新城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每一座城都有它自己的品格和魅力、历史和荣光,城市塑造了百姓,百姓也见证了它的发展和变迁。
作为一座仅35年的新兴城镇,凤里的老百姓见证了它的变化和成长,每一条新修的道路、每一片新建的楼盘、每一个新修的公园、每一处新开发的园区……从喜悦到欣慰,从认同到点赞,百姓们见证着凤里的变化,也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
回望过去十余年,承担着石狮市区一半旧改体量的凤里,集全辖区之力,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宝岛路中段、镇中路南段、狮仔山片区、镇中路一期片区、镇中路二期片区、八卦街核心区域、大仑东片区等项目征迁工作,累计已征迁房屋2300多栋,建筑面积180多万平方米,迁墓近3000个,困扰凤里多年的民生难题得以历史性解决。
征迁项目和征迁体量全市最多,但却创造了石狮“拆迁新速度”“多个想不到”的赞叹,凤里是如何做到的?
征迁关乎发展,亦关乎民生。在具体征迁工作中,凤里将速度与温度融为一体,并相辅相成。在这些项目征迁中,凤里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征迁政策,让每个征迁户了解征迁得失。同时,还以优质服务换支持,针对伤残重病、老人等特殊群体租房难情况,主动为他们找租房、提前安置等;除此之外,由于辖区内建筑有着涉侨多、年代久、产权错综复杂、认定极其困难、内部财产纠纷频发等棘手历史遗留问题,凤里汇聚侨界力量,围绕“片区改造”这篇文章,协助街道解决实际困难。
转眼十余年过去,凤里街道上下勠力同心,“拼”出城改工作新成绩——镇中路、宝岛路两条断头路于2018年全面通车,狮仔山六栋十个单元于2021年全面交付,八卦街核心区“一街四节点”于2020年全面启动,大仑东片区(一期)安置房项目,各项工作正在压茬推进……
城居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而教育则是最大的民生。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成了凤里街道的头等大事之一。近年来,凤里街道陆续实施实验小学景观提升工程、大仑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五星小学改扩建工程等多个教育提质工程,对辖区12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公共提升环境改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建设中,离不开凤里6万多名海外侨亲的拳拳赤子心,他们热心于家乡建设,慷慨解囊,促成家乡各种教育项目的落地,以期家乡越变越好。
35年翻天覆地,凤里人对这座城镇的热爱都体现在对决策者每一个决策的理解和支持上,体现在对城建带来不便的包容和体谅中,体现在对每一项城建成果的点赞和宣传上,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期待中。
时光流逝,白云苍狗。35载时光,年轻的凤里冲破束缚,化蛹成蝶。展望未来,怀揣对经验的坚守、对现实的善意、对未来的果敢,勤劳智慧的凤里人必将携手自己的城市,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35年,兴起一方产业
作为新兴城镇,和大多数的资源城市一样,凤里必然要走过一个因资源而兴再到资源递减而不得不面临阵痛转型的发展过程。
值得欣慰的是,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各种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但凤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历任决策者都认识清晰,目标笃定,勇毅前行,这才有了凤里今天的发展成就。
时间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凤里童装凭借着新颖的款式、质优价廉,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和扎实的产业基础,逐渐成为石狮乃至泉州地区童装的龙头。
凤里人瞄准了“童装”这一投资少、变化快、市场俏、消费潜力大等独树一帜的产业特色,纷纷开设童装加工厂,并逐步形成了全国闻名的童装销售市场,镇中路、群英北路一带以及后来的侨乡商业城、华南童装市场等均有石狮本地生产的各类款式童装产品销售,来自全国各地的选购者络绎不绝。
后来,凤里辖区的童装企业纷纷以各种形式加快技改步伐,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走名牌发展战略,先后涌现出“七彩云”“小哥们”等一大批在全国颇具影响的童装品牌。凤里童装外向依存度达到50%以上,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东、欧美、东南亚等一些国际采购商已经把石狮凤里作为定点采购点。
近几年数字经济已然以主引擎的新定位承担起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电子商务成为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凤里街道的决策者深深认识到,电子商务是持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载体,是稳增长、带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重要力量。只有创新驱动激活本土资源,让朝阳产业升级,落后产业转型,才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于是,凤里街道围绕“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5510”项目竞赛活动,立足南北片及周边拥有女装生产企业多的特点,支持电商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涵盖从设计研发、加工生产到销售配送的一条龙产业链。盘活九地市联运城3.5万平方米场所,引进京宇电商专业团队投资6000万元建设石狮国际女装网批中心,现已入驻女装品牌及潮牌服饰供应链商户278家,入驻率93%。目前,凤里已生成以京宇电商园为核心,周边多个电商聚集,辐射正诚、宏冠等多个电商楼的“1+N”女装电商市场。
各产业冲刺发展的同时,凤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决策者也积极搭建与现有产业匹配的金融服务平台。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农商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的石狮总部均落户凤里街道大仑区域,形成金融总部聚集区。 凤里金融产业街的打造将成为浇灌辖区产业经济的一池“活水”,有助于辖区内更多企业巧用资本平台和资本杠杆进行“产融互动”,而对于凤里进一步招商引资来说,金融集聚的资金洼地则会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35年,造福一城百姓
一座城市的发展,关乎着一城人的幸福。凤里35载沧桑巨变,与城镇发展紧紧相关的,是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从百业待兴到各业兴旺,从破旧小城到现代新城,百姓生活从日渐变好到全面小康……35年来,凤里街道历任决策者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牢记“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诉求是党和政府的责任”,通过强化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促进民生改善,让百姓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中,收获满满获得感、幸福感。
翻开凤里35年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历任决策者都在一项项具体举措的落实上,一次次印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美好愿景。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凤里街道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探索“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为抓手,按照“统筹谋划、试点先行、示范推进”思路,采取“1+6+X”模式,推动各领域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在辖区全面建成开放、集约、共享的“党建+”邻里中心,不仅在仁里大厦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在后花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设“长者食堂”,并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升级,建设互通共享的医疗资源区域医共体,让群众就近养老、就近便捷就医。
服务多元,生活便捷,是百姓幸福感的直接源泉。近年来,凤里街道全力优化公共服务,全面建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辖区内的各商住楼,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5分钟步行距离内,不仅能轻松获得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还能享用综合健身馆、文化大舞台、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百姓的幸福感,不仅体现在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上、城乡教育和文化水平的进步上,更体现在收入的提高上……
辖区小、无存量土地,发展空间逼仄的“零村财”社区——华仑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利用镇中路道路改造后的边角地建成公共停车场、篮球公园,并利用这两个场地进行创收,如今薄弱社区一跃成为年集体经营收入达百万元的成长型社区。同时,凤里街道坚持将发展夜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提高就业率、带动收入增长的重要抓手,以新星路、创业路、新华路为轴,打造“一纵两横”三个“夜市经济区”,2023年上半年,累计增设夜市摊位350余个,新增就业超1000人,截至今年8月底,凤里夜市营业收入超1500余万元。其中,八卦街夜市每年可为龙华社区带来至少2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后花夜市每年可为社区带来10多万元集体收入,星星夜市每年可为社区带来10多万元集体收入……
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凤里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从最早并不明确的民生改进措施,到逐步建立民生实事制度,再到拿出更多财力搞民生建设……35年来,凤里的城市越发展,决策者们把民生建设放得越重,把百姓需求看得越重。这双向的奔赴,是那么的美好和幸福。
波澜壮阔35载,意气风发看今朝。35年,凤里人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未来,凤里人将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追梦的脚步,向着建设“经济繁荣、城乡共进、生态秀美、活力开放、生活富裕”的活力凤里努力奋斗。
记者 陈嫣兰/文 李荣鑫/图